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兩宋的意思、兩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兩宋的解釋

北宋 和 南宋 的合稱。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五:“餘觀其詞,匪獨一代之冠,實能超越三 唐 、兩 宋 ,與《風》、《騷》、 漢 《樂府》相表裡。” 朱劍心 《<金石學>重版序》:“案金石之學,實為研究 中國 三代 以下古器物文字之學,盛於兩 宋 ,衰于 元 明 ,而復興於 清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兩宋是中國曆史上對北宋(960-1127)和南宋(1127-1279)兩個連續朝代的合稱。這一概念源于漢語詞典中對曆史分期的術語界定,具有明确的時間範圍和文化内涵。

一、曆史分期與政權特征

北宋由趙匡胤建立,定都東京(今河南開封),結束了五代十國割據局面,推行“重文抑武”政策,确立中央集權制度。南宋始于靖康之變後趙構南遷,定都臨安(今浙江杭州),以長江流域為統治核心,延續宋代法統。

二、文化成就與學術影響

兩宋時期是中國文化的鼎盛階段,儒學發展為理學,代表人物包括朱熹、程颢等。文學領域湧現了蘇轼、辛棄疾等詞人,繪畫以山水畫和院體畫見長,《清明上河圖》即為北宋風俗畫的代表。

三、經濟與科技地位

北宋發明活字印刷術(畢昇)、指南針應用于航海,南宋海外貿易通過泉州等港口興盛。兩宋貨币經濟發達,交子(紙币)的流通标志着金融創新。

四、社會結構與制度沿革

科舉制度在兩宋趨于完善,門閥士族衰落,平民階層通過科舉晉升。土地政策推行“不抑兼并”,促進了商品經濟發展,但加劇了社會矛盾。

網絡擴展解釋

“兩宋”是中國曆史上對北宋(960年—1127年)和南宋(1127年—1279年)兩個朝代的合稱,共曆時319年。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與時間範圍

  1. 北宋:由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建立(960年),定都東京(今河南開封)。1127年因“靖康之變”被金國攻滅。
  2. 南宋:宋高宗趙構南渡後建立(1127年),定都臨安(今浙江杭州),1279年被元朝滅亡。

二、曆史背景與重要事件

  1. 北宋的政治制度:

    • 杯酒釋兵權:趙匡胤解除将領兵權,加強中央集權,推行“更戍法”防止武将專權。
    • 王安石變法:宋神宗時期為扭轉積貧積弱局面,推行青苗法、募役法等改革,但因阻力失敗。
  2. 南宋的抗争與衰亡:

    • 嶽飛抗金:南宋初期名将嶽飛多次擊敗金軍,但因宋高宗與秦桧主和,最終被冤殺。
    • 聯蒙滅金與元朝南侵:南宋後期聯合蒙古滅金,但最終被元朝所滅。

三、經濟與文化成就

  1. 經濟繁榮:

    • 北宋商業發達,出現交子(紙币);南宋海外貿易興盛,泉州、廣州成為國際港口。
    • 田宅典賣活躍,土地交易頻繁。
  2. 科技與文化:

    • 四大發明: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火藥在此時期成熟并傳播。
    • 文學大家輩出:如蘇轼、歐陽修等,理學(程朱理學)形成思想體系。

四、民族關系與對外戰争


五、曆史評價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人物(如趙匡胤、嶽飛)或事件(如王安石變法),可查看相關曆史資料或搜索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百年難遇保任罷需悲腸筆畫禀從不宿補增采蓮蛏子黜冢竄逐德才兼備鬥粟尺布斷碎斷屠月額漕二元制遏訟放射性同位素繁難焚躬嗝嗝駭耳含冰茹蘗寒花晚節會昌剪絨疾疴金翅鳥窘步疾趨救經倦緻君贶局跳苦本掠拷吝選栾公社卵翼蠻幹茻然廟畫名落孫山啓請啬吝審覆聖餅子蘇生陶兀天奪推幹就濕讬姻刓弱溫良忍讓武則天憲谕小猴兒諧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