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的意思、兩宋的詳細解釋
兩宋的解釋
北宋 和 南宋 的合稱。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五:“餘觀其詞,匪獨一代之冠,實能超越三 唐 、兩 宋 ,與《風》、《騷》、 漢 《樂府》相表裡。” 朱劍心 《<金石學>重版序》:“案金石之學,實為研究 中國 三代 以下古器物文字之學,盛於兩 宋 ,衰于 元 明 ,而復興於 清 。”
詞語分解
- 兩的解釋 兩 (兩) ǎ 數目,二。一般用于量詞和“個、半、千、萬、億”前:兩個黃鹂。兩本書。 雙方:兩可。兩邊。兩便(客套用語,彼此方便)。兩旁。兩側。兩袖清風。兩敗俱傷。 中國市制重量單位:十兩(一市斤。舊
- 宋的解釋 宋 ò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一帶。 中國朝代名:南宋。宋代。宋詞。 響度單位,一宋約相當于人耳剛能聽到的聲音響度的一千倍,等于毫宋。 姓。 筆畫數:; 部首:宀;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兩宋”是中國曆史上對北宋(960年—1127年)和南宋(1127年—1279年)兩個朝代的合稱,共曆時319年。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與時間範圍
- 北宋:由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建立(960年),定都東京(今河南開封)。1127年因“靖康之變”被金國攻滅。
- 南宋:宋高宗趙構南渡後建立(1127年),定都臨安(今浙江杭州),1279年被元朝滅亡。
二、曆史背景與重要事件
-
北宋的政治制度:
- 杯酒釋兵權:趙匡胤解除将領兵權,加強中央集權,推行“更戍法”防止武将專權。
- 王安石變法:宋神宗時期為扭轉積貧積弱局面,推行青苗法、募役法等改革,但因阻力失敗。
-
南宋的抗争與衰亡:
- 嶽飛抗金:南宋初期名将嶽飛多次擊敗金軍,但因宋高宗與秦桧主和,最終被冤殺。
- 聯蒙滅金與元朝南侵:南宋後期聯合蒙古滅金,但最終被元朝所滅。
三、經濟與文化成就
-
經濟繁榮:
- 北宋商業發達,出現交子(紙币);南宋海外貿易興盛,泉州、廣州成為國際港口。
- 田宅典賣活躍,土地交易頻繁。
-
科技與文化:
- 四大發明: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火藥在此時期成熟并傳播。
- 文學大家輩出:如蘇轼、歐陽修等,理學(程朱理學)形成思想體系。
四、民族關系與對外戰争
- 遼、金、西夏的威脅:兩宋長期與北方遊牧政權對抗,通過歲币(如“澶淵之盟”)維持短暫和平。
- 軍事弱點:重文輕武政策導緻軍力孱弱,邊防常依賴議和或妥協。
五、曆史評價
- 兩宋被認為是中國古代經濟、文化、科技的巅峰時期,但軍事與外交的弱勢使其屢遭外族入侵,最終亡于蒙古。
- 學者評價:“若論文明之盛,兩宋冠絕古今;若論武功之衰,兩宋亦為鑒戒。”(參考《兩宋風雲》)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人物(如趙匡胤、嶽飛)或事件(如王安石變法),可查看相關曆史資料或搜索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兩宋
《兩宋》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下面将對《兩宋》進行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進行解析。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兩宋》的拆分部首是“一”和“宀”,其中“一”是左右構造,表示一個數字,“宀”是上下構造,表示房屋。《兩宋》總共包含了6個筆畫。
來源
《兩宋》一詞主要指的是宋朝時期的兩個朝代,即北宋(960年-1127年)和南宋(1127年-1279年)。北宋和南宋是中國曆史上兩個重要的朝代,分别以其政治、文化和軍事方面的特點而聞名于世。
繁體
繁體字形中的《兩宋》與簡體字形沒有明顯的區别,均由“兩”和“宋”兩個字組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兩宋》作為一個較為現代的詞語,其古時候的寫法與現代并無太大差别,依然由“兩”和“宋”組成。
例句
1. 《兩宋》時期是中國文化發展的重要階段。
2. 他是一位研究《兩宋》詩詞的專家。
組詞
組詞方面,《兩宋》可以與其他詞語結合形成新的詞組,如:《兩宋文化》、《兩宋詩派》。
近義詞
近義詞是指與《兩宋》在意義上相近或相似的詞語,例如:北宋、南宋。
反義詞
反義詞是指與《兩宋》在意義上相反的詞語,本身不存在明顯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