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花晚節”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該成語出自宋代韓琦的詩作《重陽》(或《九月水閣》),原句為:“不羞老圃秋容淡,且看寒花晚節香。”
比喻人到晚年仍保持清廉、正直的操守,強調對道德底線的堅持。
該成語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終身修養”的重視,倡導無論年齡大小都需保持高尚情操。
《寒花晚節》是一個成語,意為晚年仍然保持年輕時的朝氣與意志,形容人老而精神矍铄,舉止不凡。
拆分部首:寒(部首寸,讀音hán)、花(部首艹,讀音huā)、晚(部首日,讀音wǎn)、節(部首月,讀音jié)。
拆分筆畫:寒(5畫)、花(7畫)、晚(9畫)、節(12畫)。
《寒花晚節》來源于明代馮夢龍的短篇小說《二刻拍案驚奇》中的一則故事,用來形容人晚年保持精神矍铄的典型。
《寒花晚節》(繁體字)
古時候,寒花晚節的漢字寫法沒有變化。
例句:
1. 奶奶雖然已經八十歲了,但她的寒花晚節,依然很有朝氣。
2. 老李雖然已經七十多歲了,但他不但健康,并且寒花晚節,為人們樹立了榜樣。
組詞:節儉、晚年、寒冷。
近義詞:精神煥發、威風凜凜。
反義詞:懶散、衰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