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一種兒童發式,發分垂兩邊至眉,謂之“兩髦”。《詩·鄘風·柏舟》:“髧彼兩髦,實維我儀。” 毛 傳:“髦者,髮至眉,子事父母之飾也。” 唐 王建 《宋氏五女》詩:“素钗垂兩髦,短窄古時衣。” 宋 蘇轼 《和陶答龐參軍》之四:“丱妙侍側,兩髦丫分。” 明 王世貞 《鳴鳳記·吳公辭親》:“老身 周 氏 ,幼適 吳 門,夢斷兩髦,已經廿載,教傳孤息,不憚三遷。”
“兩髦”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古代兒童的一種發式,指頭發分垂至眉際兩側的造型,常見于侍奉父母的孩童裝飾。這一含義在《詩經》等經典文獻中有明确記載:
少數現代資料(如)将其解釋為成語,表示“同時具備兩種才能或品質”。但此用法缺乏古籍支撐,可能是現代衍生義,需謹慎使用。
建議:若需引用該詞,優先采用“兒童發式”的經典釋義,并注意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如需查看更多古籍例證,可參考、6中的文獻來源。
《兩髦》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形容一個人懂得時尚,穿着打扮很有品味。它常用來形容時尚的人或者具有時尚眼光的人。
《兩髦》的拆分部首為“二”和“髟”。
《兩髦》總共由7個筆畫組成。
《兩髦》一詞的來源并不明确。但根據近年的使用情況來看,疑似源于方言詞語。
《兩髦》的繁體字為「兩髮」。
在古時候,《兩髦》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但具體情況無法确定。
1. 她總是穿戴得很時尚,真是個兩髦的女孩。
2. 他對于時裝有着敏銳的觸覺,堪稱兩髦之才。
兩髦人、兩髦裝扮、兩髦風格
時尚、潮流、時髦
土氣、過時、保守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