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且蘭的意思、且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且蘭的解釋

本為 漢 代西南地區小國之名。 武帝 于其地置 故且蘭縣 ,屬 牂柯郡 。見《史記·西南夷列傳》、《漢書·地理志上》。地約在今 貴州 福泉縣 。 清 顧炎武 《李生符自南中歸檇李三年矣追惟壯遊兼示舊作》詩:“文飛 鶴拓 雲,墨染 且蘭 樹。”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且蘭"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地理屬性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以下三個維度展開:

一、詞源考據 "且"字在甲骨文中為祭器象形(《漢語大字典》),先秦時期多用于地名前綴,表部族聚集之意。"蘭"字從艸闌聲(《說文解字》),在西南夷語系中對應"山地"含義。二字組合形成的地名,最早見于《史記·西南夷列傳》記載的"且蘭君反"事件,指代公元前2世紀西南地區部族政權。

二、曆史沿革 據《漢書·地理志》記載,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平定西南夷後,設置牂柯郡,且蘭縣為其治所。其地理範圍涵蓋今貴州省黃平縣、福泉市一帶,這在《水經注·溫水》"沅水出故且蘭"的記載中可獲佐證。該地作為古代夜郎通道要沖,在《華陽國志·南中志》中被描述為"舟楫所通,商貿所聚"的戰略要地。

三、語用演變 現代漢語中,"且蘭"作為曆史地理名詞仍具學術價值。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将其定義為:"古代西南夷部族名,後轉化為郡縣名"。在文學創作領域,該詞常被借指神秘古國,如當代小說《且蘭遺夢》即以此地為叙事背景。考古學界近年發現的貴州舊州戰國墓葬群(2019年考古簡報),為研究且蘭文化提供了實物佐證。

主要參考資料: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2. 班固《漢書·地理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3. 常璩《華陽國志》(巴蜀書社校注本)
  4. 郦道元《水經注》(上海古籍出版社校釋本)
  5.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

網絡擴展解釋

“且蘭”是一個具有曆史與語言學雙重含義的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曆史國名與地理概念

  1. 起源與建制
    且蘭是漢代西南地區的小國,漢武帝時期在其屬地設置“故且蘭縣”,隸屬牂柯郡。據《史記·西南夷列傳》記載,戰國時期楚頃襄王曾派将領莊硚征伐且蘭,滅國後繼續攻打夜郎,夜郎投降。

  2. 地理位置
    其地約在今貴州省福泉市一帶,屬古代西南夷地區的重要部落之一,與夜郎國并存。

二、語言學與引申含義

  1. 讀音争議
    該詞存在兩種注音:一為jū lán(ㄐㄩ ㄌㄢˊ),多見于曆史文獻;另一為qiě lán(ㄑㄧㄝˇ ㄌㄢˊ),可能為現代漢語的變讀。

  2. 成語化引申
    現代漢語中,“且蘭”被部分詞典解釋為成語,由“且”(暫且、将要)與“蘭”(象征高潔的蘭花)組合,形容人謙遜溫和、品德高尚。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曆史文獻佐證,需結合語境判斷。

三、文獻記載與考證

《漢書·地理志》明确記載了且蘭縣的建制,清代學者顧炎武在詩作中亦提及“且蘭樹”,印證其曆史影響。現代考古研究多将且蘭故地定位為貴州中部地區。

作為曆史名詞,“且蘭”主要指漢代西南古國及對應的行政區劃;現代語境中可能存在引申義,但需謹慎區分。建議結合具體文獻或語境進一步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按省安營白衣道半文不白畚土别饒風緻比例因子裨瀛參同涔雲朝聞夕死錯崔代襲單車誕馬頂棚頓駕飯飶方巾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煩勞飯桶箇兒錢苟利歸祔國色天姿橫談黃鐵礦黃言話說火腿解夢敬挽款關淩突綠葉成陰妙儀名班目近扳談蒲社遣兵調将謙人清潤勤企窮迹犬齒權篆忍饑受餓人力車煞實麝腦審批衰敝四陳送往視居台衡祥石先澤寫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