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季節的意思、季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季節的解釋

[season] 一年中有特點的時期

秋收季節

詳細解釋

一年中按氣候、農事等劃分的某個有特點的時期。 晉 夏侯湛 《雷賦》:“伊朱明之季節兮,暑燻赫以盛興。” 巴金 《滅亡》第三章:“姑母一家人自然是很快樂的。隻有他(還有她)底心有若在嚴冬的季節。” 陳其通 《萬水千山》第四幕:“正是蒼松翠綠,百花争豔的季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季節”是指一年中由于地球公轉和地軸傾斜引起的周期性氣候變化,通常分為春、夏、秋、冬四個主要時段。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天文成因
    地球繞太陽公轉時,地軸與公轉軌道面形成約23.5°的傾斜角,導緻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與南回歸線之間移動。當北半球傾向太陽時為夏季,反之為冬季,形成四季交替。例如,6月夏至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晝長夜短。

  2. 氣候特征

    • 春季(3-5月):氣溫回升,植物萌芽,晝夜溫差較大。
    • 夏季(6-8月):高溫多雨,光照充足,農作物快速生長。
    • 秋季(9-11月):氣溫下降,果實成熟,落葉植物進入休眠。
    • 冬季(12-2月):寒冷幹燥,高緯度地區出現降雪和冰凍。
  3. 地理差異
    赤道地區因太陽直射角度變化小,全年溫差微弱,無明顯四季,而極地地區僅有極晝極夜現象。溫帶地區四季分明,亞熱帶則可能出現“旱季”與“雨季”的劃分。

  4. 文化與生活影響
    季節主導着農業周期(如春耕秋收)、傳統節日(春節、中秋節)和民俗活動。現代社會中,季節還影響旅遊、服裝、能源消耗等領域。

  5. 特殊劃分
    氣象學上将季節按溫度劃分(如連續5天平均氣溫≥22℃為夏季),而印度傳統曆法則将一年分為六季,增加“雨季”和“涼季”。

此外,南半球的季節與北半球完全相反——當中國處于冬季時,澳大利亞正值夏季。季節變化也推動着生态系統的物質循環,如候鳥遷徙、植物光合作用周期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季節

季節是指一年中按時間順序分成四個部分的不同天氣和氣候狀況的循環變化。拆分部首為,具體的筆畫為十畫。來源于古代文字,是由古人觀察自然現象和人類生活變化後所創造出來的。

在繁體中字形稍有不同,由于繁體字對于傳統的漢字書寫形式的保留而有所區别,但整體仍然保持了禾和其這兩個部首。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也有所差異,但一般仍可辨認。

例句:

1. 春天是一個充滿生機的季節。

2. 在秋季,樹葉逐漸變黃,天氣漸漸涼爽。

3. 冬季的夜晚星星特别明亮。

組詞:四季、季風、季末、季度、季度報告。

近義詞:時節、時令。

反義詞:永恒。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