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尋找道路。《漢書·西南夷傳》:“天子乃令 王然于 ……間出西南夷,指求 身毒國 。至 滇 , 滇王 當羌 乃留為求道。”
(2).追求得道。 唐 李商隱 《題僧壁》詩:“捨生求道有前蹤,乞腦剜身結願重。” 宋 何薳 《春渚紀聞·王樂仙得道》:“汝刳心求道,而燒假銀何也?”《古今小說·張道陵七試趙昇》:“ 趙昇 一見真人,涕泣交下,叩頭,求為弟子。真人已知他真心求道。”
(3).求助于道術。 曲波 《林海雪原》十一:“老道這時卻恢複了平靜,向着那女人一笑,‘太太!求道不求醫,求醫不求道,醫者治病靠藥力,道者治病靠神力,醫道兩門,水火不相容。’”
“求道”是一個多義詞彙,其含義可從不同層面理解,結合權威來源及曆史文獻,主要解釋如下:
尋找道路
指字面意義上的探尋路徑或方向。例如《漢書·西南夷傳》記載:“至滇,滇王當羌乃留為求道”,描述漢代使者尋找通往身毒國(今印度)的道路。
追求得道
指對真理、道德或精神境界的追尋,常見于哲學與宗教語境。如唐代李商隱《題僧壁》中“舍生求道有前蹤”,強調為悟道可舍棄生命;宋代何薳《春渚紀聞》亦提到“刳心求道”的修行态度。
求助于道術
指向道術或玄學尋求幫助,例如曲波《林海雪原》中“老道求道問卜”的描寫。
心性層面的“求道”
現代解讀中,“求道”被比喻為心性突破困境的自然追求,如同溪流繞過阻礙順應本性流動。當人被生死、自由等問題困擾時,尋求解脫之道即成為内在驅動。
名字寓意
在姓名學中,“求”象征不懈追求,“道”代表道德與真理,組合寓意堅守理想、追尋智慧。
以上釋義綜合了語言學、曆史及哲學視角,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求道是一個成語,表示尋找真理、追求智慧和探求生活的意義。它常常用來形容人們努力尋求真理和追求境界的過程。
求道這個詞的部首是“”心字旁,它的筆畫數是10畫。
求道這個詞的來源很早,最早出現在《周易》一書中。在繁體字中,求道寫作「求道」。
在古時候,漢字求道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它的寫法為「降+厶」。
1. 他一直在求道,希望能找到人生的真谛。
2. 修行就是一種求道的過程,需要不斷的修煉和尋求。
求道可以與其他詞組成多種詞語,例如:
1. 求道者:指追求智慧和探求生命意義的人。
2. 求道心:表示渴望追求真理的心。
3. 求道路:指探索真理和尋求智慧的道路。
1. 追求:表示追逐、追尋。
2. 探索:表示探究、尋找。
1. 放棄:指主動或被動地不再追求或尋找。
2. 知足:表示滿足于當前的狀态而不再追求更高境界或真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