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精米。《新唐書·許欽明傳》:“我乏食,有美醬乎?有粱米乎?”
"粱米"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精米
指經過精細加工的上等米粒,在古代文獻中常作為優質糧食的代稱。如《新唐書·許欽明傳》記載:"我乏食,有美醬乎?有粱米乎?"體現了其在古代作為重要食糧的地位。
特殊谷類
古時特指品質優良的谷子品種(如粟米),後來也泛指精美主食,如"膏粱"一詞即指肥肉與精米,象征富貴生活。
該詞衍生出多個成語,如:
拼音:liáng mǐ
注音:ㄌㄧㄤˊ ㄇㄧˇ
如需查看更多古籍用例或相關成語,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
《粱米》是一個詞語,代表着糯米、糙米、和谷子等雜谷的總稱。
《粱米》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粱”和“米”。其中,“粱”的部首是米,它由13畫組成;“米”的部首是米,它由6畫組成。
《粱米》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農耕社會。在古代,糧食是人們生活的基本需求,而粱米則是其中的一種主要糧食。因此,人們使用“粱米”來泛指各種雜谷。
在繁體字中,粳米的寫法是「糧米」。
在古代漢字的早期版本中,粱米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然而,在現代漢字中,我們常見的寫法是由“粱”和“米”組成的,沒有大的變化。
1. 農民種植了大量的粱米來供應人們的日常食用。
2. 餐廳裡的主廚用新鮮的粱米煮成了一鍋香噴噴的粳米飯。
粱面、粱油、粱酒
稻米、谷米
白米、大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