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疏曠的意思、疏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疏曠的解釋

亦作“疎曠”。亦作“踈曠”。1.豪放;豁達。 唐 岑參 《郡齋閑坐》詩:“平生好疏曠,何事就羈束!” 宋 孫光憲 《漁歌子》詞:“黃鵠叫,白鷗眠,誰似儂家疎曠。”《宋史·徐禧傳》:“ 禧 疎曠有膽略,好談兵。”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五引 清 慶桂 詩:“我性本疎曠,山水思靜便。”

(2).遠離;遠隔。 唐 劉長卿 《九日嶽陽待黃遂張渙》詩:“ 季鷹 久疏曠, 叔度 早疇昔。” 明 沉采 《千金記·楚歌》:“嘆人生在天地間,七尺軀從那裡長?何故把爹娘疎曠?怎不把父母思量?”

(3).孤單寂寞。 唐 劉長卿 《自鄱陽還道中寄褚徵君》詩:“白首無子孫,一生自疏曠。” 元 關漢卿 《玉鏡台》第一折:“好天良夜成疎曠,臨風對月空惆悵。”

(4).空闊,廣大;寬宏。 前蜀 杜光庭 《忠州谒禹廟醮詞》:“願迴疏曠之慈,俯鑒虔祈之懇。” 宋 無名氏 《異聞總錄》卷三:“ 醴泉 尉 崔汾 仲兄居 長安 崇賢裡 ,夏夜乘涼于庭際踈曠,月色方午,風過覺有異香。”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疏曠”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有所差異,主要可從以下四個方面理解:

1. 形容性格豪放豁達
多用于描述人的性情灑脫、不拘小節。例如唐代岑參《郡齋閑坐》中“平生好疏曠”,宋代孫光憲《漁歌子》中“誰似儂家疎曠”,均體現這一含義。

2. 指空間或人際上的遠離
表示地理或情感上的疏遠隔絕。如唐代劉長卿詩句“季鷹久疏曠”表達友人久别,明代《千金記》中“歎人生……何故把爹娘疏曠”則暗含親情疏離。

3. 表達孤單寂寞的心境
常見于詩詞中,如元代關漢卿《玉鏡台》中“臨風對月空惆怅”,唐代劉長卿“白首無子孫,一生自疏曠”均通過“疏曠”傳遞孤寂感。

4. 描述環境的空曠與開闊
指空間廣闊、人煙稀少的狀态,如查字典解釋“形容地方寬敞、人迹稀少”,可用于自然景觀或抽象意境描寫。

使用建議

網絡擴展解釋二

疏曠的意思

疏曠(shū kuàng)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空曠,沒有過多的人和物,寬闊,遼闊。

拆分部首和筆畫

疏曠的部首是疒(shān),部首為病字的一種變形。疏曠的總筆畫數為10畫。

來源和繁體

疏曠源于甲骨文,是古代漢字的一種形态,由于演變和簡化,形成了現代漢字。在繁體字中,疏曠的寫法為疏曠。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有所不同。疏曠的古代漢字寫法為「疏曠」,采用了更多的筆劃,字形顯得更加繁複。

例句

1. 那個草原上疏曠無垠,一眼望不到邊。

2. 我每天都喜歡到郊外去,因為那裡空氣清新,疏曠安靜。

組詞

疏朗、疏散、寬疏、空曠、疏散等。

近義詞

空曠、寬闊、遼闊、廣袤。

反義詞

繁忙、擁擠、狹隘、狹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