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即路的意思、即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即路的解釋

啟程;上路。《魏書·桓玄傳》:“三軍文武,憤踴即路。” 唐 沉亞之 《送杜憓序》:“因命生去遊,以廣其思。三月,生即路。” 宋 曾鞏 《太平州回轉運狀》:“軫艱難於即路,則許之假寵於舟艎;憫匱乏於騰裝,則期以緻憐於教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即路是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其核心含義為啟程、上路,多用于描述出發遠行的場景。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分項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啟程,動身

    指離開原地、開始行程的行為。

    例:《後漢書·卷五十四》載“即路公車”,意為動身前往官府報到 。

  2. 歸向道路

    引申為踏上人生或事業的途徑,含方向性隱喻。

    例:《詩經·鄭風》“即路有炜”,喻示遵循正道而行 。


二、文言用法分析


三、現代適用性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獨立使用,但可于以下場景複現:

  1. 仿古創作:如曆史小說、詩詞引用;
  2. 學術研究:古文獻解讀或訓诂學讨論;
  3. 文化傳播:作為傳統文化知識普及内容。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3. 《後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4. 《詩經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5. 《王維集校注》(中華書局)

網絡擴展解釋

“即路”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及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即路”意為啟程、上路,表示開始行程或出發的行為。


引證解釋

  1. 《魏書·桓玄傳》
    “三軍文武,憤踴即路。”
    描述軍隊激昂地出發征戰的情景。

  2. 唐代沈亞之《送杜憓序》
    “三月,生即路。”
    指友人杜憓在三月啟程遠行。

  3. 宋代曾鞏《太平州回轉運狀》
    “軫艱難於即路,則許之假寵於舟艎。”
    表達對旅途艱辛的關切,并提及借助舟船出行。


綜合釋義

“即路”由“即”(立即)和“路”(道路)組合而成,強調即刻動身的語義,多用于古代文獻中描述出行、征途等場景,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闆瘡蠶兒禅衲稱斤掂兩城阈徹宵赤側愁惱俶裝賜號典切酆城龍劒輔送該班兒高棉人弓壺海水難量橫集紅裙回磴禍隙澆流積本求原繼繼存存祭厲靜德坎侯漆刻飾可有可無空谷跫音坤珍柳琴戲螺絲母鹵拙眊亂塓墀抹子泥滑滑攀戀撆缺普天率土戕殘碁錯清名氣息奄奄人性三折僧律書呆氣書生氣十足太父田畯條件轉向語句鐵證剔豎渥朱象物閑月銜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