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理分類。 明 宋濂 《<元史目錄>後記》:“合前後二書,復釐分而附麗之,共成二百一十卷。”
“厘分”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本義和引申義兩個角度進行解釋,具有精确、細化的特點:
長度單位
“厘”為“分”的十分之一(1分=10厘),而“分”本身是“寸”的十分之一(《說文解字》)。因此“厘分”連用強調極細微的長度,如古代形容發絲粗細可稱“毫厘之分”。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2年)對“厘”的釋義。
貨币單位
在傳統銀兩制度中,1兩銀子=10錢=100分=1000厘。“厘分”可指代貨币的最小計算單位,如“分厘必争”。
來源:《中國曆代貨币大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對清代銀兩單位的記載。
細緻分析
現代漢語中,“厘分”常用于表示對事物進行精密劃分或邏輯辨析,如“厘清責任,分毫不漏”。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厘”釋為“整理、治理”,例詞“厘定”“厘正”。
學術與法律場景
在法學、管理學等領域,“厘分”強調對權責、概念的嚴格界定,如“厘分權利義務邊界”。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用法規範詞典》相關條目。
“厘分”屬書面用語,日常表達中更常用“區分”“分析”等詞。其核心價值在于傳遞精準性,適用于需強調細節嚴謹性的語境。
示例:
“厘分市場數據,制定差異化策略。”(商業分析場景)
“厘分古籍版本源流。”(文獻學研究場景)
權威參考鍊接:
“厘分”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整理分類,多用于文獻或學術整理場景。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厘”或“分”的其他用法,可參考來源網頁中的詳細說明。
白蒻别骛不忍舂擊達诂戴纴道高望重大水沖了龍王廟得人心咚咚法科罡風固件黃皮刮廋環視會員國狐肷簡秀較明潔藏隮陟刊琢口型昆裔廉平連天匝地淩節溜門慢朦騰瞑氛明治遣币怯怯喬喬秦中七十二子人勝節戎公枘圓鑿方乳間股腳散艙桑樞甕牖膳房山家蛇杯社人事急無君子雙頭花耍手腕熟銅瑣碎苔梅統會同心共膽偷雞不着蝕把米圖報王侯臘委廢物以群分匣劍帷燈纖毫無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