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苔梅的意思、苔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苔梅的解釋

枝幹着有苔藓的梅樹。 宋 範成大 《梅譜》:“古梅 會稽 最多, 四明 、 吳興 亦間有之。其枝樛曲萬狀,蒼蘚鱗皴,封滿花身。又有苔鬚,垂於枝間,或長數寸,風至緑絲飄飄可玩。初謂古木久歷風日緻然,詳考 會稽 所産,雖小株亦有苔痕,蓋别是一種,非必古木。” 宋 周密 《乾淳起居注》:“苔梅有二種, 宜興 張公洞 者,苔蘚甚厚,花極香;一種出 越 土,苔如緑,絲長尺餘。”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苔梅”一詞的解釋需結合字面含義與文化引申義,具體如下:

一、字面含義

指枝幹附着苔藓的梅樹,多用于描述梅樹的一種自然形态。例如宋代範成大在《梅譜》中記載,古梅枝幹虬曲、苔藓密布,尤其在會稽(今紹興)等地較為常見,即使小株梅樹也有苔痕,形成獨特景觀。

二、引申義(成語用法)

部分文獻将“苔梅”引申為成語,比喻在逆境中堅韌不屈的精神,如梅花在寒冬綻放,苔藓在惡劣環境中生長,兩者結合象征頑強生命力。這一用法多見于鼓勵他人或贊美品格的語境。

三、文化背景

苔梅的意象常出現在古典詩詞中,宋代文人尤其偏愛其蒼勁古樸的美感。例如周密《乾淳起居注》提到“苔梅有二種”,說明當時已對苔梅品種有所細分,兼具觀賞與文學價值。

提示:若需引用古籍原文或進一步了解植物特性,可參考《梅譜》《乾淳起居注》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中國漢字文化之《苔梅》>

詞義解釋

《苔梅》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一種植物。通常指具有白色花朵的植物,又稱為白苔梅。苔梅是常見的觀賞花卉之一,其花朵嬌美幽雅,香氣撲鼻,常常被人們用來綠化庭院、裝點室内。

拆分部首和筆畫

《苔梅》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分别是“艹”和“木”。其中,“艹”是草的意義,而“木”則表示木材或樹木。它的總筆畫數為11,其中“艹”的部分占了4畫,“木”的部分占了7畫。

來源與繁體

《苔梅》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相傳,中國古代有一位名叫祝英台的女子,她非常熱愛種花,特别喜歡種植白色的花朵。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她,就将這種白色花朵的植物稱為“苔梅”。而在繁體字中,苔梅的寫法為「苔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苔梅的形狀可能會有所不同。在《說文解字》中,苔梅的形狀是呈現出一個由“艹”和“木”組成的結構,十分形象地表現了這種植物的特點。

例句

1. 這個季節,院子裡的苔梅開得正豔麗。

2. 他家的花壇上種了幾株苔梅。

3. 清晨,我走進花店,被那盆美麗的苔梅吸引住。

組詞

1. 苔草:指生長在地面或岩石等上面的一種短小的植物。

2. 梅花:指梅樹開放的花朵,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

近義詞

白花梅、花菸、苔荷。

反義詞

紅梅、桃花、百合。

在中國漢字文化中,《苔梅》是一種象征着幽雅和美麗的花卉,我們可以通過拆分部首和筆畫、了解其來源和繁體字的寫法、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例句以及其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來更深入地了解這個詞語的背後所蘊含的文化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