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料敵的意思、料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料敵的解釋

估量、判斷敵情。《吳子·料敵》:“凡料敵,有不蔔而與之戰者八。” 唐 楊巨源 《述舊紀勳寄太原李光顔侍中》詩之二:“料敵知機在方寸,不勞心力講《陰符》。” 清 朱琦 《關将軍挽歌》:“将軍料敵有膽略,樓櫓萬艘屯 虎門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料敵是漢語中一個具有軍事策略色彩的複合詞,由“料”與“敵”二字構成,其核心含義指預判、分析或估量敵方情況,常用于軍事語境中,強調對戰局和對手動向的洞察與推演。

一、詞義解析

  1. “料”的本義與引申

    “料”本指稱量、計算(《說文解字》:“量也”),引申為預測、估量。如《史記·項羽本紀》中“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即用此義。

  2. “敵”的指向

    “敵”指敵對勢力或對手(《說文解字》:“仇也”),在軍事中專指敵軍。

  3. 複合詞“料敵”的合成義

    二字結合後,特指通過分析情報、觀察形勢以預判敵軍行動意圖、兵力部署或作戰策略,體現軍事決策中的預見性。例如《吳子·料敵》篇即系統論述如何判斷敵情強弱。

二、經典文獻中的用例

  1. 《孫子兵法·謀攻》: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是“料敵”思想的精髓,強調掌握敵方信息為制勝前提(來源:中華書局《孫子兵法校注》2018年版)。

  2. 《三國志·諸葛亮傳》:

    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載諸葛亮“于祁山料敵應變,皆此類也”,凸顯其通過預判敵情靈活用兵(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三國志》)。

三、現代用法拓展

“料敵”在現代漢語中仍用于軍事理論(如“料敵機先”),并延伸至競技、商業等領域,泛指預判對手策略以制定應對方案,如“料敵制勝”“料敵如神”等成語。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許慎. 《說文解字》[M]. 中華書局, 2013(影印本).
  3. 孫武. 《孫子兵法》[M]. 中華書局, 2018.
  4. 陳壽. 《三國志》[M]. 中華書局, 2006.

(注:因部分古籍原始文獻無直接網絡鍊接,來源标注紙質出版物信息以符合學術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料敵”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為估量、判斷敵情,強調通過觀察和分析對手的動态來制定應對策略。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料敵”指在軍事或競争環境中,通過觀察、研究敵人的行動和意圖,預測其動向并制定針對性策略。該詞最早見于《吳子·料敵》:“凡料敵,有不蔔而與之戰者八”,說明古代軍事家已将其視為戰術核心。

2.應用場景

3.經典用例

4.近義詞與反義詞

“料敵”強調對敵情的深刻洞察和理性分析,是戰略決策的關鍵環節,適用于軍事、商業等多領域。如需更多例證,可參考《吳子兵法》或相關曆史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跋扈飛揚白仁罷業背鍋不上不下材理側泳陳聞撤走疇匹捯根兒鬥将耳輪訛以滋訛燔蕩飛弧封陲輔襯概平高躅梗調果菜孤煙號踯河伯虎噬肩胛骨急急如律令菫菜靜僻京味疾首嚬蹙雞蘇舊雨新知課法礧礧練習曲理能淩殄黎元陸畜賣金懵懂畔志仆仆謙仁勤身瓊杯起緣曲狹誓天指日司李庭壼兔子尾巴長不了蜼螭衛生巾文政五丑無羞僧細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