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聚氣。《隋書·音樂志中》:“瘞玉埋俎,藏芬斂氣。”
(2).忍氣。形容謹慎、畏懼。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工部·工部管庫》:“﹝給事﹞遣人至都索所寓寶貨,大半為舊交乾沒,斂氣而歸。” 清 龍啟瑞 《複唐6*子實書》:“與鄉人當道談者,吾皆俛首斂氣出之,誠萬有不得已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斂氣漢語 快速查詢。
斂氣是漢語複合詞,由“斂”與“氣”組合而成,其含義需結合兩字本義及合成後的語境理解,具有文言色彩,常見于書面語或特定領域。以下是詳細解釋及權威依據:
斂(liǎn)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
氣(qì)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03)
基本義:抑制呼吸,使氣息平緩
例句:
“他斂氣凝神,瞄準靶心。”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
引申義:收斂氣勢或情緒
例句:
“面對批評,他斂氣低頭,虛心接受。”
來源:《漢語成語大詞典》(中華書局,2002)
中醫術語:固護體内精氣
來源:《中醫基礎理論》(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
《紅樓夢》中“衆人斂氣屏息,聽王熙鳳發話”,體現緊張氛圍。
氣功強調“斂氣入丹田”,以調和身心。
“遇事斂氣”被視為涵養表現,如《禮記·曲禮》提倡“聲容靜,氣容肅”。
(注:因古籍及專業書籍無網絡公開版鍊接,暫不提供;建議通過圖書館或權威出版社官網獲取原文。)
“斂氣”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不同角度解釋:
指收斂呼吸、屏息靜氣,常見于需要集中精神或保持冷靜的情境。例如武術練習中,通過控制呼吸提升專注力。
聚氣
字面指凝聚氣息,如《隋書·音樂志》中“藏芬斂氣”,形容收斂氣息或能量。
忍氣
引申為克制情緒、謹慎行事。明代文獻記載“斂氣而歸”即形容忍氣吞聲、隱忍退讓的狀态。
在武術、氣功等領域,“斂氣”是調節身心的基礎技巧,強調通過呼吸控制實現内在平衡。日常生活中,也可比喻情緒管理,如遇沖突時“斂氣凝神”以冷靜應對。
鞍馱懊怅布施財務場磙從子醋浸曹公淡潔疊蘿花斷頭将軍多贅遏制肥腯鳳凰窗憤滿浮炭格鬭拱頂工資标準磙子韓侯蔌汗腳寒心河南梆子哼氣赫胥假號架肩接踵艱蹇泾渭不分酒船台軍丁克匝匝控邊浪漫量杯兩鼠鬥穴量算李代桃僵鹿革緑豆芽媚奧牧歌仆從遷惑清酎曲部尚書袪除群虱處裈中塞子灑心更始善富商譽身不由己恕不一一套闆提名洧淵相聞罅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