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馱的意思、鞍馱的詳細解釋
鞍馱的解釋
指負載的馬和所負物。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盜俠》:“電光漸高而滅,風雷亦息……鞍馱已失,遂返前店。”
詞語分解
- 鞍的解釋 鞍 ā 套在騾馬背上便于騎坐的東西:馬鞍。鞍鞒。鞍韂(刵 )(馬鞍和墊在馬鞍下面的東西。亦稱“鞍鞯”)。 筆畫數:; 部首:革; 筆順編號:
- 馱的解釋 馱 (馱) ó 用背負載:馱運。馱着兩袋米。 筆畫數:; 部首:馬;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鞍馱”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釋:
一、基本釋義
鞍馱(ān tuó)指負載的馬匹及其所馱運的貨物,強調運輸工具與承載物的整體概念。例如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盜俠》中記載:“電光漸高而滅……鞍馱已失”,描述馬匹與貨物一同消失的情景。
二、構成解析
- 鞍:指馬鞍,代指馬匹;
- 馱:讀作tuó,意為用背部承載物品(注意與“馱子”中duò的讀音區分)。
三、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代文獻或詩詞中,現代漢語較少使用。例如:“孩提時,您是馬鞍,馱我”,通過比喻表達承載與依靠的關系。
四、補充說明
需注意“馱”為多音字:
- tuó:動詞,指用背負載;
- duò:名詞,指馱子(如“三馱貨”)。
建議參考《酉陽雜俎》等古籍或權威詞典(如查字典、滬江詞典)獲取更詳細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鞍馱"這個詞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用來裝載貨物或者搭乘乘客的用具。現在我來給你詳細解釋一下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 鞍馱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馬部和替部。它的拼音分别是 "ān" 和 "tuó"。根據漢字筆畫計算,鞍馱總共有13畫。
來源:鞍馱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語言·說文解字》這本字書中。字義引申為鞍上載人載物,馱者承重運載之意。
繁體:目前,鞍馱的繁體字形式仍然是 "鞍馱"。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鞍馱的寫法與現代相比存在一些差異。其中,鞍的上部分早期用的是"大",下部分則是 "氵";馱的字早期則是用的 "馬",下面則是"氵"。後來逐漸演變為現在的形式。
例句:他騎着鞍馱去市場購買農産品。
組詞:鞍馱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彙,如鞍馬、馱運等。
近義詞:鞍馱的近義詞有鞯驽。
反義詞:鞍馱的反義詞是不馱。
希望我給出的這些直接結果能滿足你的需求。如果還有其它問題,我會很高興再次為你做解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