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心法的意思、心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心法的解釋

(1).佛教語。指經典以外傳受之法。以心相印證,故名。 唐 李華 《潤州天鄉寺故大德雲禅師碑》:“自 菩提達摩 降及 大照禪師 ,七葉相乘,謂之七祖,心法傳示,為最上乘。” 宋 葉夢得 《石林詩話》卷中:“﹝ 俞紫芝 ﹞少有高行,不娶,得浮圖心法,所至翛然,而工于作詩。”《醒世恒言·薛錄事魚服證仙》:“自然神仙一輩,叫做會中人,再不消甚麼口訣,甚麼心法,都隻是一笑而喻。”

(2).對色法而言,即指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等八種心法。

(3).泛指授受的重要心得和方法。 宋 朱熹 《<中庸>章句》:“此篇乃 孔 門傳授心法, 子思 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 孟子 。” 宋 蔡沉 《<書經集傳>序》:“精一執中, 堯 、 舜 、 禹 相授之心法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心法”是一個多領域通用的概念,其含義因不同語境而異,主要涵蓋以下層面:

一、佛教中的心法

  1. 核心定義:指通過心相印證而非經典文字傳授的修行方法,強調以内心修煉達到覺悟。例如,佛教将眼識、耳識等八種感知與意識活動統稱為“八識心法”。
  2. 延伸内涵:宋儒将《中庸》視為“孔門傳授心法”,認為其傳遞了儒家修身養性的核心思想。

二、武術與氣功中的心法

強調“心神合一”的修煉方式,即通過意念引導氣息和動作,提升身體機能與精神力量。例如,傳統武術中的内功修煉常以心法為理論基礎。

三、心理學與個人成長領域

  1. 内在法則:指個人通過自我反思形成的價值觀與行為準則,如自信、冷靜等品質,影響其言行和人際交往。
  2. 實踐方法:包括正念冥想、積極思考等心理調節策略,幫助應對生活挑戰并實現精神提升。

四、現代綜合解釋

心法可視為一種“以人為本的核心方法論”,既包含生理與心理規律,也涉及維護身心健康、提升智慧的具體實踐。


提示:以上内容綜合了佛教、武術、心理學等多領域定義,如需進一步了解某一方向,可參考來源網頁的詳細描述。

網絡擴展解釋二

《心法》的意思

《心法》是一個漢字詞語,它代表着一個人或團體在某個方面的心得和方法。它用來形容一種對待事物的态度或對問題的解決方式。

《心法》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心法》的拆分部首是心(xīn)和法(fǎ)。心字是一個基本漢字,用來表示人的心思、思想、情感等。法字表示規則、法則、方法等。

《心法》的筆畫是心字的4畫加上法字的8畫,一共是12畫。

《心法》的來源

《心法》一詞最早出現在佛教典籍中,代表修行者内心的修煉法則。後來,這個詞逐漸擴展到其他領域,如武術、藝術、科學等,用來描述個人或團體在某個方面的心得和方法。

《心法》的繁體

《心法》的繁體字為「心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心法」的寫法并沒有明确的标準。不同的時代和地區可能會有一些小的差異。然而,大體上的寫法與現代一緻,都是由「心」和「法」兩個字組成。

《心法》的例句

1. 這本書是他心法的總結,對于成功起了很大的幫助。

2. 這套武術确實獨特,它融合了多種心法。

3. 藝術家的創作心法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完美表達。

《心法》的組詞

1. 心得:對某個問題或事物的個人體會和心得。

2. 方法:解決問題或達到目标的具體步驟和方式。

3. 心路:心中的道路,指一個人對事情發展的預期和期望。

《心法》的近義詞

1. 心得:心得體會、經驗教訓。

2. 方法:辦法、途徑、路徑。

3. 技巧:技巧、竅門、訣竅。

《心法》的反義詞

1. 無心:沒有心思、沒有意願。

2. 無法:沒有方法、無法解決。

3. 毫無章法:沒有條理、沒有規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