蠹書蟲的意思、蠹書蟲的詳細解釋
蠹書蟲的解釋
即蠹魚。比喻埋頭苦讀的人。含有食古不化之意。 唐 韓愈 《雜詩》:“古史散左右,詩書置後前。豈殊蠹書蟲,生死文字間。”一本作“蠧書”。參見“ 蠹魚 ”。
詞語分解
- 蠹的解釋 蠹 ù 蛀蝕器物的蟲子:蠹蟲。木蠹。書蠹。蠹魚。 蛀蝕: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蠹蛀。蠹害。蠹弊(弊病,弊端)。 筆畫數:; 部首:蟲; 筆順編號:
- 書蟲的解釋 《漢書·五行志中之下》:“ 昭帝 時, 上林苑 中大柳樹斷仆地,一朝起立,生枝葉,有蟲食其葉,成文字。”後用“書蟲”泛指食葉蟲。 宋 蘇轼 《宿馀杭法喜寺》詩:“稻涼初吠蛤,柳老半書蟲。”
網絡擴展解釋
“蠹書蟲”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 字面意義
指蛀蝕書籍的蟲子,即“蠹魚”(一種以紙張為食的昆蟲)。
- 比喻義
形容埋頭苦讀但食古不化的人,帶有貶義色彩,強調機械記憶而缺乏靈活運用。
二、出處與演變
- 最早來源:唐代韓愈《雜詩》中“豈殊蠹書蟲,生死文字間”,以蟲喻人,暗諷死讀書的現象。
- 感情色彩:古代多含貶義,現代語境中偶爾用于調侃或自嘲。
三、用法與示例
- 適用場景:
批評或調侃讀死書、缺乏實踐能力的人。例如:“他雖滿腹經綸,卻是個蠹書蟲,遇到實際問題便束手無策。”
- 近義詞:書呆子、兩腳書櫥
- 反義詞:通權達變、學以緻用
四、補充說明
部分詞典(如)提到該詞可中性描述“熱愛讀書的人”,但結合多數文獻及典故,其貶義用法更為普遍。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避免歧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蠹書蟲》是指一個喜歡閱讀的人。下面是有關《蠹書蟲》的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蠹書蟲》的部首是蟲,共有8個筆畫。
來源:《蠹書蟲》這個詞的來源并不是很清楚,但可以推測其來源于蠹,指蛀蟲,以及書蟲,指喜歡讀書的人,組合表示一個熱愛閱讀而且吃書的人。
繁體:《蠹書蟲》的繁體寫法為「蠹書蟲」。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寫法中,蟲的部首寫作「虍」,因此古代寫法為「蠹書虍」。
例句:他是個真正的蠹書蟲,每天都沉浸在書海裡。
組詞:除了《蠹書蟲》,還有一些相關詞彙,例如書蟲、讀書、書香等。
近義詞:閱讀愛好者、書迷、書呆子。
反義詞:書呆子的反義詞可以是陽光型、活潑型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