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蜀錦的意思、蜀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蜀錦的解釋

[tapestry from Sichuan] 中國四川出産的傳統的染色絲織品

詳細解釋

(1).原指 四川 生産的彩錦。後亦為織法似 蜀 的各地所産之錦的通稱。多用染色熟絲織成,色彩鮮豔,質地堅韌。 三國 魏 曹丕 《與群臣論蜀錦書》:“前後每得蜀錦,殊不相比,適可訝,而 鮮卑 尚復不喜也。” 唐 杜甫 《白絲行》:“繰絲須長不須白,越羅蜀錦金粟尺。” 宋 晏殊 《山亭柳·贈歌者》詞:“偶學 念奴 聲調,有時高遏行雲。蜀錦纏頭無數,不負辛勤。” 明 葉憲祖 《素梅玉蟾》第八折:“慵描眉翠,聞説因由梳掠遲。輕籠蜀錦把頭低,偷揭香簾認是誰。”《西遊記》第十八回:“那老者戴一頂烏綾巾,穿一領蔥白蜀錦衣……出來笑語相迎。” 郭沫若 《瓶》詩之一:“啊,我怎麼總把她記不分明!她那蜀錦的上衣,青羅的短裙,碧綠的絨線鞋兒上着耳根,這些都還在我如鏡的腦中馳騁。”參閱 元 費著 《蜀錦譜》

(2).比喻華麗的文采。 唐 羅隱 《江都》詩:“歌聽麗句 秦 雲咽,詩轉新題蜀錦鋪。” 宋 葉適 《哀鞏仲至》詩:“君文蚤貴重,蜀錦載胡車。” 清 鈕琇 《觚賸續編·桃花園》:“故或隻語生香, 江 花獨燦;亦有數章疊綺,蜀錦紛披。”

(3).海棠的别稱。 宋 王十朋 《蜀錦亭》詩“猶餘蜀中錦,愛惜比甘棠”自注:“蜀錦,海棠也。” 清 陳維崧 《滿庭芳·詠西府海棠》詞:“豪華甚,千堆蜀錦,那用 杜陵 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蜀錦,專指中國四川省成都地區生産的傳統提花絲織品,是中國四大名錦之首,以其悠久曆史、精湛工藝和獨特風格聞名于世。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角度詳細解析:

一、字義與基本釋義

"蜀"指古代蜀地(今四川盆地),"錦"指用彩色絲線織出圖案的提花綢緞。合稱"蜀錦"即四川地區特有的彩花絲織品。《說文解字》釋"錦"為"襄邑織文",強調其紋飾特征,而蜀錦正以繁複紋樣著稱。

二、曆史淵源(戰國至漢唐)

  1. 起源:戰國時期蜀地已有織錦業,成都"錦官城"之名源于漢代專設織錦官署(來源:《華陽國志·蜀志》)。
  2. 鼎盛:唐代通過絲綢之路遠銷西域,紋樣吸收波斯文化元素(來源:中國絲綢博物館官網·蜀錦曆史)。
  3. 典籍記載:《後漢書》載"蜀地沃野千裡……女工之業,覆衣天下",印證其産業規模。

三、工藝特征

  1. 織造技藝:采用傳統花樓木織機,以"經線起花"為核心技術,需兩人配合操作(來源: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網·蜀錦織造技藝)。
  2. 圖案特色:
    • 傳統紋樣:方方錦(連環回紋)、月華錦(漸變暈色)、浣花錦(寫生折枝)
    • 文化符號:融入熊貓、三星堆面具等四川地域元素(來源:成都蜀錦織繡博物館展品說明)。
  3. 材質:以桑蠶絲為原料,經練、染、織等72道工序,成品質地堅韌、光澤柔和。

四、文化地位與保護

  1. 非遺認證:2006年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文號:國發〔2006〕18號)。
  2. 活态傳承:成都蜀錦織繡博物館保存清代花樓木機,延續傳統織造(來源:四川省文旅廳·非遺保護成果)。
  3. 現代應用:APEC會議領導人"新中裝"面料采用創新蜀錦工藝(來源:新華社2014年報道)。

學術定義補充:國家标準《GB/T 30207-2013 絲綢術語》界定蜀錦需滿足三大條件:①成都地區生産;②使用傳統提花木機;③符合"經錦"組織結構特征。

權威參考文獻

  1. 《中國絲綢藝術》(趙豐著,中華書局)第三章·蜀錦織造體系
  2.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網·蜀錦織造技藝專題
  3. 成都蜀錦織繡博物館官網·技藝傳承欄目
  4. 《四川省志·輕工業志》絲綢工業篇

網絡擴展解釋

蜀錦是中國傳統絲織工藝的代表之一,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蜀錦是四川成都地區以染色熟絲織造的提花織物,采用經線起花、彩條添花等工藝,形成幾何圖案與紋飾結合的獨特風格。與宋錦、雲錦、壯錦并稱中國四大名錦,被譽為“中國織錦之母”。

二、曆史沿革

  1. 起源:可追溯至商周時期,《尚書·禹貢》已有相關記載。戰國時期蜀地已形成特色織錦工藝。
  2. 發展:秦代設“錦官”專管織造,漢代成都因織錦業興盛得名“錦城”。
  3. 傳承:唐代成為皇室貢品,清代發展出“八答暈錦”等經典紋樣。

三、工藝特點

四、文化地位


如需了解具體紋樣案例或現代傳承現狀,可查閱、6、11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并重穿山甲舛忤儲德出地春作到達蹈機握杼點佥跕堕底貢都司封彌風行水上府舍幹渴宮廷雚菌灌醉鬼錢悍戆好孬黑闆報鶴峤鶴軀化分宦達黃花脂恢耀禍鳥虀腸羁禽救兵卷席而居軍南門亢答寇敵黎幕流漸樓季美顔磨渲納米怕懼枇杷前符強魂情逐事遷丘植穰人善睐首屆歲節讨勝天竈偷金逶麗蓊藹仙漏綫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