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免去;免職。 清 薛福成 《上李伯相論赫德不宜總司海防書》:“總理衙門以專司練兵開去總稅司一缺之説告 赫德 , 赫德 果不願行。”
(2).用在動詞後。表示擴大或擴展。《水浒傳》第四回:“不是老漢心多,為是恩人前日老漢請在樓上吃酒,員外誤聽人報,引領莊客來鬧了街坊,後卻散了,人都有些疑心,説開去。” 沙汀 《航線》:“廣闊的耕地無涯無際地擴展開去。”
(3).用在動詞後。表示開始并繼續下去。 魯迅 《南腔北調集·“論語一年”》:“《論語》辦到一年了, 語堂先生 命令我做文章。這實在好像出了‘學而一章’的題目,叫我做一篇白話八股一樣。沒有法,我隻好做開去。”
(4).用在動詞後。表示分開或離開。《水浒傳》第三一回:“卻待開門,被 武松 就勢推開去,搶入來,把這後槽擗頭揪住。” 清 李漁 《巧團圓·全節》:“罷,罷,罷,我與這婦人無緣,快快領他開去。” 魯迅 《集外集·文藝與政治的歧途》:“這種文學家,他們都躲在象牙之塔裡面……打起仗來,就不能不逃開去。”
“開去”是一個多義詞語,其含義需根據語境具體分析。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後的詳細解釋:
免職/免除職務
源自清代文獻,如薛福成《上李伯相論赫德不宜總司海防書》中“開去總稅司一缺”,指解除官職或職務。現代漢語中此義項較少使用,多見于曆史文本。
作動詞補語的四類引申義
特殊語境中的成語用法
在部分方言或古漢語中,“開去”可單獨使用,意為“離開”(例:“快快領他開去”),但現代普通話中較少見。
提示:現代漢語中,“開去”更常作為動詞補語,需結合具體動詞理解(如“走開去”“傳開去”)。若需更多例句,可參考《水浒傳》或魯迅作品中的經典用法。
《開去》是一個動詞短語,用來描述事物向某個方向移動、離開原地。它可以表示物體、人或情感經由一定的動作或動力,向遠離原點的地方移動。
《開去》這個詞的部首是「開」,其拆分的字形部首和筆畫分别是「廴」和「四」。
《開去》這個詞的來源是古漢語,它的繁體寫法為「開去」。
在古時候,漢字《開去》的寫法可能存在一些變化,但基本上延續了現代漢字的部首和筆畫。例如,在《康熙字典》中,「開去」的寫法為「開去」。
1. 他從家裡開去上班了。
2. 汽車呼嘯而過,開去了。
開車、開船、開門、開拓
離開、出發、起程
返回、回來、歸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