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守命的意思、守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守命的解釋

安于命運。《初刻拍案驚奇》卷八:“難得 楊氏 是個大賢之人,又眼裡識人,自道:‘姪兒必有發跡之日。’并無半點埋怨,隻是安慰他,教他守命,再做道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守命"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哲學意蘊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和語義兩個層面解析:

一、本義溯源 "守"字在《說文解字》中釋為"守官也,從宀從寸",本指官吏的職責堅守,後引申為遵循、保持之意(來源:《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2006年版)。"命"在甲骨文中象人跪聽天命之形,《禮記·中庸》載"天命之謂性",指自然賦予的規律與使命(來源:《十三經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二字合稱最早見于《孟子·盡心上》"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其中蘊含着遵循自然規律、持守人生使命的哲學觀。

二、語義解析

  1. 基本釋義 指恪守自然法則與人生職責,如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中闡釋"守命"為"順受其正,修身以俟死"的生命态度(來源:《朱子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2. 哲學内涵 儒家強調"守命"與"知命"的統一,《論語·堯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中的"命",既包含客觀規律也指道德使命(來源:《中國哲學史》,馮友蘭著)。道家則主張"安命守分",如《莊子·秋水》"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的論述。

三、文化應用 該詞常見于傳統典籍與書畫題跋,如明代畫家董其昌《畫禅室隨筆》中"守命安時"的文人處世觀(來源:《中國美學史資料選編》,中華書局1985年版)。在當代語境中,多用于表達恪守職業道德或堅持人生理想,如"醫者守命濟世"等用法。

網絡擴展解釋

“守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安于命運,常見于古典文學作品或傳統語境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守命”指順應或接受命運的安排,不主動抗争或抱怨,強調對既定境遇的坦然态度。這一概念常與宿命論相關,體現傳統思想中對個人際遇的被動接受。

2.出處與例證

該詞最早見于明代小說《初刻拍案驚奇》卷八:“教他守命,再做道理”,描述楊氏勸慰他人接受現狀、等待轉機的情節。

3.字義解析

4.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人物在逆境中保持平和心态,或勸誡他人接受現實。例如:“他雖仕途不順,卻能守命自安。”


提示:該詞在現代使用頻率較低,更多出現在文學或曆史語境中。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相關詞彙,可參考《初刻拍案驚奇》原文或古代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八陣法變商辨正碧盧不覊不校遲旦沖衞沖溢摧決大柄打草大青年肥漢肥美風涼負乘浮花浪蘂鋼印甘鸩高倉健根除哥詠骨碌碌鼓漲焊鉗鴻賞後裔惶汗徽庸角量緝報金粉南朝金郊緊屯屯金章苦死陵冢露水梅花紙帳沒星秤麪勃面戒汨羅農業國傾黜泉戶驅侵散對子戲爽然自失遂功肅啓調百戯鐵杵成針塗改拖鬭萬民牌傘涎鄧鄧夏礿斜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