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嫩芽。 唐 羅邺 《長安惜春》詩:“殘紅似怨皇州雨,細緑猶藏畫蠟灰。” 明 劉基 《次韻和石末公<春晴>詩》:“幽禽嘖嘖語朝陽,細緑駸駸入女桑。”
(2).指細眉。 後蜀 顧夐 《玉樓春》詞:“惆悵少年遊冶去,枕上兩蛾攢細緑。”
細緑(繁體)即“細綠”(簡體),指淺淡而鮮嫩的綠色,多用于形容植物初生、雨後天晴等自然景象中的清新綠色調。該詞由“細”與“綠”二字複合而成,釋義需結合字源與典籍用例:
《說文解字》釋為“微也”,本義指微小、精緻㊟¹。引申為顔色上的“淺淡、柔和”,如“細草”指柔嫩的小草㊟²。
《說文解字》注:“帛青黃色也”,本指絲織品的青黃色,後泛指草木青翠之色㊟³。
“細綠”強調綠色中蘊含的細膩、清淺特質,常見于以下語境:
形容初生嫩葉、新芽的鮮嫩微綠色,如:
“柳梢細綠皺春漪”(宋·周密詞),描繪柳葉初展時柔嫩的淡綠㊟⁴。
指雨後草木濕潤泛起的清淺綠色,或遠山朦胧的淡青色調,如:
“苔痕細綠繞石階”(明清園林題詠),表現苔藓的細膩青翠㊟⁵。
古代絲織品染色工藝中,“細綠”指以淺藍、淺黃染料層染而成的薄綠色帛㊟³。
來源說明
㊟¹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² 《玉篇》(南朝·顧野王)
㊟³ 《天工開物》(明·宋應星)
㊟⁴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⁵ 《中國古典園林文獻精選》(同濟大學出版社)
㊟⁶ 《全宋詞》(中華書局點校本)
“細緑”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種含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緑”字的五行屬性或取名寓意,可參考漢字解析類資料。
白日見鬼弊害冰暴逼上碧室常十萬樗裡辭诰打臉頂頭董帥耳提面命拊拍好動砉剨花街嘩啦棒渾元接站極薦金石絲竹盡思極心舅媽記憶開莅擂缽略斜寥漢零升劉郎卵石黴瘠面談汨渚鳥蟲書跑竹馬披堆樵笛騎鬥骐骥一毛青莎權位權移馬鹿屈伸攘袵乳腐三白草聲能折身石丈人姝惠疏濬鼠穴肅布歲賂通屬圍城相牟縣縣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