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rmented bean curd] 〈方〉∶豆腐乳
(1).乳制食品名。也稱乳餅。制法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獸一·乳腐》。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中:“ 穆氏 兄弟四人, 贊 、 質 、 員 、 賞 。時人謂: 贊 俗而有格為酪; 質 美而多入為酥; 員 為醍醐,言粹而少用; 賞 為乳腐,言最凡固也。”
(2).即豆腐乳。 宋 司馬光 《答李大卿書》:“彼筍簟、乳腐、麺滓、豆炙,性大寒而滞氣。”
乳腐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定義與制法
乳腐是以牛乳等乳類為原料制成的食品,又稱“乳餅”。其制作方法在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有詳細記載。
藥用價值
根據中醫藥文獻,乳腐性味甘、微寒,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潤腸通便、健脾止痢的功效,適用于津液虧損導緻的便秘及脾胃不和。
在部分地區(如吳語方言),“乳腐”指豆腐乳,即通過發酵制成的豆制品。例如宋代司馬光曾提及“乳腐”與豆類食品并列,側面佐證這一用法。
如需更詳細古籍原文或現代醫學研究,可參考《本草綱目》及權威中醫藥平台。
乳腐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乳和腐。
乳字的部首是丿,總共有三個筆畫。它的本意是指母獸喂養幼獸的奶汁。在《說文解字》中,乳字還有引申義,表示奶制品。
腐字的部首是⺼,共有十個筆畫。它的原意是指東西變質腐爛,而在現代漢語中,腐也可以表示事物逐漸衰敗或堕落的意思。
乳腐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飲食文化。乳腐指的是一種以牛奶為原料,經過發酵後形成的奶制品,類似于現代的酸奶。它在古代被視為一種美味的食品,并被廣泛消費。在現代漢語中,乳腐可以泛指各種奶制品。
在繁體字中,乳腐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隻是筆畫形狀稍有不同。
在古代漢字中,乳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在《說文解字》中,乳字的上半部分是由兩個“了”組成,表示乳汁溢出的樣子。而腐字在古代寫作“孚”,表示腐爛狀況。
例句:
組詞:乳制品、乳汁、腐爛、腐蝕。
近義詞:酸奶、豆腐腦。
反義詞:新鮮、健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