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汨羅江 邊。特指 屈原 沉水處。 南朝 宋 顔延之 《祭屈原文》:“訪懷沙之淵,得捐珮之浦。弭節 羅 潭,艤舟 汨 渚。乃遣戶曹掾某,敬祭故 楚 三閭大夫 屈君 之靈。”
“汨渚”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mì zhǔ,其含義和用法主要與曆史典故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汨渚”指汨羅江邊的小洲,特指屈原投江自沉處。其中:
該詞最早見于南朝宋詩人顔延之的《祭屈原文》,文中寫道:“弭節羅潭,艤舟汨渚”,意為在汨羅江邊停船祭奠屈原。這一用法被後世廣泛引用,成為紀念屈原的文學符號()。
“汨渚”不僅是地理名稱,更承載了忠貞、悲壯的文化意象。例如: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資料(如)将“汨渚”解釋為“形容水流湍急的成語”,但這一說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主流觀點仍以屈原相關含義為準()。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祭屈原文》原文(、)或相關曆史地理研究資料。
汨渚(mì zhǔ)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波浪拍擊着岸邊。此詞常用來形容湖泊或江河的波浪聲。
汨渚的部首是水(氵),全字共12劃。
汨渚的用法源自《楚辭·招魂》,原文寫道:“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複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花草有重開,人生無再來。汨渚求百揆,告訴訴何裁。”其中“汨渚求百揆”表達了對于外援的盼望之意。
汨渚的繁體字為「汩渚」。
《說文解字》對于汨渚的古時漢字寫法為「汨淖」,淖是指水澤。
1. 湖泊畔的汨渚聲,讓人心曠神怡。
2. 走近大海,海浪汨渚的聲音傳入耳中。
1. 汨津(mì jīn):汨渚和渡口的意思,指河流邊的渡口。
2. 渚碧(zhǔ bì):指碧綠的水面,湖泊或江河的顔色。
3. 汨汲(mì jí):汨渚和搬水的意思,指辛勤勞動。
湍急、波瀾、波濤、泛濫
平靜、甯靜、安詳、沉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