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鈎的意思、釣鈎的詳細解釋
釣鈎的解釋
[hook;fishhook] 釣魚鈎,比喻引誘人的圈套
詳細解釋
亦作“ 釣鉤 ”。 1.釣魚的鈎兒。《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三·烏生》:“鯉魚乃在 洛水 深淵中,釣鈎尚得鯉魚口。” 唐 權德輿 《渭水》詩:“ 呂叟 年八十,皤然持釣鉤。” 唐 杜甫 《江村》詩:“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鈎。”
(2).比喻引誘人的圈套。 毛6*澤6*東 《和英國記者貝特蘭的談話·在抗日戰争中的八路軍》:“危險是在 中國 居然有些動搖分子正在準備去上敵人的釣鈎。”
詞語分解
- 釣的解釋 釣 (釣) à 用餌誘魚上鈎:釣魚。釣餌。垂釣。釣具。 施用手段取得:沽名釣譽。 筆畫數:; 部首:钅; 筆順編號:
- 鈎的解釋 鈎 (鈎) ō 懸挂或探取東西用的器具,形狀彎曲,頭端尖銳:鈎子。秤鈎兒。火鈎子。 形狀像鈎子的:蠍的鈎子。鈎針。 漢字筆形之一(亅、乛、乚、??、??、??、乙等)。 用鈎形物搭、挂或探取:鈎住樹枝爬上去。 研究,探尋:鈎玄。鈎沉。鈎校(刼 )。 牽連:鈎黨(指相牽連的同黨)。 同“勾”。 一種縫紉法,多指縫合衣邊:鈎貼邊。 古代兵器:鈎戟。純鈎(劍名)。吳鈎(刀名)。 鐮刀。 古代稱圓規。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釣鈎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釣鈎”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
字面意義
指釣魚時使用的鈎狀工具,通常由鈎尖、倒刺、鈎身和鈎柄組成,是漁具的核心部分。根據用途不同,釣鈎可分為多種類型,如針對不同魚類、水域或垂釣方法的設計。
-
比喻義
引申為“引誘人的圈套”,常用于描述陷阱或欺騙手段。例如毛澤東曾提到“動搖分子正在準備去上敵人的釣鈎”。
二、曆史與結構
- 曆史背景:
釣鈎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的骨制工具,商代遺址中已發現青銅釣鈎,長度約4厘米,彎度接近直角。
- 結構組成:
包含鈎軸、鈎尖等部分,現代釣鈎材質多為金屬,設計注重功能性與適應性。
三、文化引用
古代詩詞中常以釣鈎象征閑適或隱逸生活,如唐代權德輿《渭水》中“呂叟年八十,皤然持釣鉤”,杜甫《江村》中“稚子敲針作釣鈎”。
四、語言信息
- 拼音:diào gōu
- 英文翻譯:hook / fishhook
- 近義詞:魚鈎、釣針;反義詞:無直接反義,但可結合語境對比“陷阱”與“解脫”。
以上信息綜合了詞典釋義、曆史考據及文學用例,如需進一步擴展可參考來源網頁。
網絡擴展解釋二
釣鈎是指用于釣魚的工具,常由鐵、鋼等材料制成,具有彎曲的形狀,一端帶有尖銳的尖頭,用于固定魚餌或掌握魚體。以下是有關釣鈎的一些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釣鈎的拆分部首是钅和勾,其中“钅”表示有關金屬的意思,“勾”表示彎曲。
來源:釣鈎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漁民。根據曆史記載,最早的釣鈎可能是用木材或骨骼制成的,隨着制造工藝的發展,逐漸演變為使用金屬材料制作的。
繁體:繁體字中的釣鈎字與簡體一樣,是“釣鈎”。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釣鈎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但基本形狀相似。古代的釣鈎字可能由更多的筆畫組成。
例句:他用精心制作的釣鈎成功地釣到一條大魚。
組詞:魚鈎、魚餌、釣魚、釣竿
近義詞:魚鈎、漁鈎
反義詞:漁網、魚叉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我會很樂意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