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覆醬瓿的意思、覆醬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覆醬瓿的解釋

《漢書·揚雄傳下》:“ 鉅鹿 侯芭 常從 雄 居,受其《太玄》《法言》焉, 劉歆 亦嘗觀之,謂 雄 曰:‘空自苦!今學者有祿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後人用覆醬瓿也。’ 雄 笑而不應。”覆醬瓿,蓋醬壇。後用以比喻著作毫無價值,或無人理解,不被重視。 清 恽敬 《答伊揚州書》:“知在 粵東 見 敬 文槀,過蒙奬借……恐文質無所底,愧見諸君子,則今日之詅癡符,亦終歸於覆醬瓿,貯敝筐而已。”亦省作“ 覆醬 ”。 北周 庾信 《謝滕王集序啟》:“至於凋零之後,殘缺所餘,又已雜用補袍,隨時覆醬。” 唐 陸龜蒙 《記事詩》:“駿骨正牽鹽,《玄》文終覆醬。”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覆醬瓿”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覆醬瓿(拼音:fù jiàng bù)字面意為“蓋醬壇”,比喻著作或作品毫無價值、不被重視,或無人理解。該詞出自《漢書·揚雄傳下》:學者劉歆曾評價揚雄的《太玄》經晦澀難懂,認為其著作會被後人用來蓋醬壇(“吾恐後人用覆醬瓿也”),暗指其内容無用或難以傳播。

詳細解析

  1. 曆史典故
    西漢揚雄撰寫的《太玄》經因内容深奧,同時代學者劉歆譏諷其“空自苦”,預言其書隻能被用來覆蓋醬壇,後逐漸演變為成語。

  2. 引申含義

    • 貶義用法:形容作品缺乏實際價值或不被認可,如清代黃遵憲詩句“欲求覆醬瓿,已難拾灰燼”。
    • 自謙用法:文人偶爾以“覆醬”自嘲著作粗淺,如北周庾信《謝滕王集序啟》中提及“殘缺所馀,隨時覆醬”。
  3. 相關變體
    該詞亦省作“覆醬”“覆瓿”,如唐代陸龜蒙《記事詩》中“《玄》文終覆醬”。

使用場景

若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參考《漢書》原文或相關詩詞引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覆醬瓿》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裝滿調料的小甕子”。字面上來看,它可以拆分成三個部首:覀、酉和瓜。其中,覀是一個偏旁部首,酉則代表着酒的意思,瓜則表示像瓜果一樣的容器。根據部首和筆畫的分析,可以發現《覆醬瓿》的來源比較容易掌握。 這個詞的寫法在不同的時期發生過一些變化。在繁體漢字中,覆的寫法與現代簡化字沒有太大差别,醬的寫法在繁體字中多了一個酉偏旁,而瓿則是以古代瓦器的形态來寫的。 以下是一些與《覆醬瓿》相關的例句: 1. 我剛買了一個用來裝辣椒醬的覆醬瓿。 2. 這個小店的招牌菜就是盛滿醬料的覆醬瓿。 3. 我家裡有一些古代的覆醬瓿,非常珍貴。 除了這些,我們還可以通過組詞來擴展《覆醬瓿》的使用。例如: 1. 醬瓿(指裝滿調料的小瓦器); 2. 覆醬(指将醬料倒入醬瓿中); 3. 小甕子(與覆醬瓿意思相似,但沒有指定裝調料的容器)。 近義詞方面,可以考慮一些與覆醬瓿含義相近的詞語,比如:調料甕、醬料器、調料罐等。 關于反義詞,我們可以考慮沒有裝滿調料的容器,例如:空罐子、空甕等。 希望以上信息能夠滿足您的需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