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協解的意思、協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協解的解釋

清 制,一省的地丁銀不夠支用,朝廷可使别省撥款協助,此項協助經費的解送稱“協解”。《清會典·戶部七·尚書侍郎職掌》:“凡動款有坐支,有給領,有協解,有估撥,皆按其實而銷焉。”

猶和解。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與列強态度》:“﹝ 英 俄 兩國﹞謂彼等對於 中國 問題,當俟在華關係列強彼此協解,方才進行。”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協解”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需結合曆史背景和語境:

一、清代財政制度中的含義

指清代地方政府財政不足時,由其他省份撥款協助的解送流程。例如,某省地丁銀(土地稅和人頭稅)不足以支付開支,朝廷會安排其他省份調撥資金支援,這種跨省財政援助稱為“協解”。
來源依據:《清會典·戶部》記載,協解與“坐支”“給領”等并列為財政動款方式,需按實際支出核銷。

二、近代語境中的延伸含義

在近代文獻中,“協解”可表示“和解”或“協商解決”。例如《辛亥革命與列強态度》中提到,英俄兩國需通過協解(即協商)處理在華問題。

三、現代可能的引申用法

部分資料提到“協解”可理解為“協議解決”的簡稱,但此用法權威性較低,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該詞的核心含義圍繞“協作解決”,但需區分曆史財政術語與近現代引申義。建議結合上下文進一步分析具體指向。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協解

協解是由“協”和“解”兩個字組成的一個漢字。它的意思是共同協力解決問題、明确事情的真相。協解在日常生活中常被用來形容幾個人或多個組織共同合作、協商解決一件事情。

拆分部首和筆畫

協解的部首是“卩”(封字底部),它的筆畫數是6畫。

來源與繁體

協解在古代漢字演變過程中,采用了形狀相似的“解”字的形狀作為象形。在繁體字中,協解同樣保留了該字的原始形态,即“協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協解的古代寫法為“協解”,其中的“協”表示協助,幫助;“解”則表示解決、分析。這兩個字合在一起,形成了現今的“協解”。

例句

1. 我們需要協解這個問題,找出最佳的解決方案。

2. 意見不一緻時,需要大家集思廣益、共同協解。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協商、共解、協力

近義詞:協議、共同解決

反義詞:隔膜、分歧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