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官府發的薪給糧米。《南齊書·幸臣傳·楊法持》:“ 永明 四年,坐役使将客,奪其鮭禀,削封,卒。”
“鲑禀”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存在兩種不同的解釋,需結合文獻和語境綜合判斷:
根據多數文獻記載(如《南齊書·幸臣傳·楊法持》),該詞指古代官府發放給官員或服役者的俸祿或糧食補貼。例如:
“永明四年,坐役使将客,奪其鲑禀,削封,卒。”()
這裡的“鲑禀”特指因職務獲得的物質供給,與古代官吏的薪酬制度相關。
部分現代資料(如)将其拆解為“鲑魚”與“禀”,認為“鲑魚逆流而上”象征堅韌不拔的精神,引申為“心志堅定不移”。但此解釋缺乏古籍支持,可能是對字形的聯想或誤讀()。
如需進一步考證,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史學專著,以獲取更權威的釋義。
《鲑禀》(guī bǐng)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敬告,忠告”的意思。在古代,它常用于官方或上級給下級發出的文告或告示,傳達一些重要的指示或忠告。
鲑禀的部首是魚(魚),它包含了19個筆畫。
鲑禀最早見于《漢書·食貨志上》:“諸将士将采師表,臨行未至,帝與侍中謂之曰:‘勉之勉之。'将軍謂禀知,魚名,故名曰‘鲑禀’。”
這是一個将軍出征前,皇帝向他傳達的勉勵的例子。将軍将這個勉勵當作禀報的内容,因為魚的名字叫做“鲑”,所以稱之為“鲑禀”。
鲑禀的繁體字為「鮭稟」。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鲑禀的字形有所不同。例如,在《廣韻》中,它的字形為「魚稟」。
1. 我們需要鲑禀下級一些重要的指示。
2. 請您務必将這份鲑禀傳達給所有的下屬。
鲑禀并沒有常見的組詞,因為它一般作為一個整體出現。
教誨、訓誡、忠告
贊揚、表揚、鼓勵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