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國 燕昭王 為禮待 郭隗 所建的館舍。見《戰國策·燕策一》、《史記·燕世家》。後因以為賢人聚集之所。 清 錢謙益 《上元後二日聞諸公貶谪之信偶作》詩:“ 黃金臺 畔夕陽紅,衰草叢殘 郭隗 宮。”
郭隗宮是戰國時期燕昭王為禮遇謀士郭隗所建的館舍,其含義與曆史背景如下:
郭隗宮是燕昭王為招攬賢才而建造的館舍,主要用于禮待謀士郭隗。據《戰國策·燕策一》和《史記·燕世家》記載,燕昭王在易水東南築黃金台,置千金于台上招攬賢士,并在旁修建“郭隗宮”以表誠意。
後世以“郭隗宮”代指賢士聚集之地。例如,清代錢謙益在詩句“黃金台畔夕陽紅,衰草叢殘郭隗宮”中,用其暗喻人才凋零的境況。
該典故被廣泛用于文學創作,成為重視人才、招賢納士的經典意象。其拼音為guō wěi gōng,注音為ㄍㄨㄛ ㄨㄟˇ ㄍㄨㄥ。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脈絡或文學引用,可參考《戰國策》《史記》等原始文獻。
郭隗宮是一個具有深厚曆史底蘊的詞彙。拆分成部首和筆畫,可以看到郭隗宮分别由“阝”、“隹”、“宀”部首組成,郭部首是表示城牆的部首,隗部首是表示飛鳥的部首,宮部首是表示宮殿的部首。其中,郭部首的筆畫數為8,隗部首的筆畫數為8,宮部首的筆畫數為5。
郭隗宮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的宮殿名稱,指的是富麗堂皇的宮殿。在古代,郭隗宮被用來指代帝王居住的皇宮。
在繁體字中,郭隗宮的寫法與簡體字保持一緻,沒有什麼變化。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郭隗宮的字形略有不同。郭字的古字形為“攵咼戉厄”,隗字的古字形為“阝韋”,宮字的古字形為“宀王日”。這些字形與現代的字形相比,有一些變化。
下面是幾個使用郭隗宮的例句:
與郭隗宮相關的組詞包括:隗王(指楚國的一個國君)、郭牆(指城牆)、隗山(山的名字,有時也用來指代山脈)。
郭隗宮的近義詞包括:皇宮、宮殿、宮庭。
郭隗宮的反義詞可以根據具體語境來确定,比如郭隗宮的反義詞可以是民居、平房。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