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膝步的意思、膝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膝步的解釋

猶膝行。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 陳丘子 見先生言切,恐二客慙,膝步而前曰:‘先生詳之。’”參見“ 膝行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膝步"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其核心含義是指用膝蓋跪着行走,通常用于表示極度恭敬、謙卑或懇求的姿态。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和古籍文獻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釋義

  1. 跪行移動

    指雙膝跪地,以膝蓋代步向前移動的動作。這種行進方式常見于古代臣子拜見君王、晚輩拜見尊長或祈求者表達極度謙卑與懇切的場合。

    來源:《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2. 恭敬與臣服的象征

    膝步并非單純的移動方式,而是古代禮制中表達最高等級敬意的身體語言,體現對受禮者的絕對尊崇。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二、古籍用例與語境分析

  1. 《史記·刺客列傳》

    荊轲刺秦王時,秦王"環柱而走",侍醫夏無且"以藥囊提荊轲",群臣驚慌中"盡失其度",此時有"膝行而前"的記載("膝行"與"膝步"同義),生動刻畫了危急時刻臣子匍匐救駕的姿态。

    來源:司馬遷《史記·卷八十六》

  2. 《漢書·項籍傳》

    項羽設鴻門宴,劉邦赴宴謝罪時,"項王按劍而跽",範增示意項莊舞劍刺殺,"項莊拔劍起舞",而劉邦部将樊哙"帶劍擁盾入軍門","衛士仆地",哙遂"側其盾以撞","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文中雖未直接使用"膝步",但"跪謝""避席"等動作與之呼應,體現尊卑禮制。

    來源:班固《漢書·卷三十一》


三、字形演變與構詞解析


四、近義辨析


五、現代使用場景

該詞現僅存于文言文研究、曆史文獻解讀及成語典故中(如"膝步而前"),日常口語已被"跪着走""跪行"等白話替代。在描寫傳統禮儀或曆史場景時偶見使用,以強化時代感與儀式性。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參考文獻

  1. 羅竹風 主編. 《漢語大詞典》.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94.
  2.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古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 2014.
  3. 司馬遷. 《史記》. 中華書局, 1982.
  4. 班固. 《漢書》. 中華書局, 1962.
  5. 段玉裁. 《說文解字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6.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網絡擴展解釋

“膝步”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一、古代禮儀中的行為

指跪着向前行走,表示尊敬或畏服。這一行為起源于上古時期,常見于莊重的場合:

二、成語的引申含義

作為形容詞使用時,形容行動遲緩、畏縮不前的狀态:

使用注意

需結合語境區分具體含義:在曆史文獻中多為禮儀動作,現代語境則偏向比喻義。引用古籍時需注意原典出處(如《莊子》《四子講德論》)。

别人正在浏覽...

搬場杯盤舞标遇參本騁効耳齊蕃熾翻動楓丹白露風胡子賦頌高深膏粥關竅果決合市懷玉皇竹火遁講導警吏井脈徑塗津鼓廄庫谲谏靠得尻骨锟鋼老大晌蠟香臨命龍斷之登馬戶冊沒趣搭拉齧臂盟霓襟爬山越嶺棚民辟邪旗蒲草毛窩遷冗汽車尾氣污染輕屑砌陰氣壯如牛銳角史魚秉直書文殊形肆宥素畜梭織恬泊童牛往朝椀茗委闾葦籥無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