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膝行。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 陈丘子 见先生言切,恐二客慙,膝步而前曰:‘先生详之。’”参见“ 膝行 ”。
“膝步”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指跪着向前行走,表示尊敬或畏服。这一行为起源于上古时期,常见于庄重的场合:
作为形容词使用时,形容行动迟缓、畏缩不前的状态:
需结合语境区分具体含义:在历史文献中多为礼仪动作,现代语境则偏向比喻义。引用古籍时需注意原典出处(如《庄子》《四子讲德论》)。
膝步是一个成语,意为膝盖和脚步。形容行走时膝盖向内弯曲的样子,比喻行走之迟缓。
膝步由“⺼”和“止”两个部首组成,共有14画。
膝步最早出现在《红楼梦》一书中。在这本中国古代经典小说中,有一段描述贾宝玉的梦境,其中用到了“膝步”这一词语。
膝步的繁体字为「膝步」。
古时候,“膝步”这个词语的写法并不完全一样。可以写作“⺼艮”、“爾⺼旁”、“⺼用止”等不同的形式。
1. 他因年老体弱,行走时一拐一拐的,膝步十分缓慢。
2. 这个年轻人膝步敏捷,十分适合进行体育运动。
膝盖、步伐、膝痛、膝关节、膝肿痛等。
蹒跚、蹒行
轻快、矫健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