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尾骨。 元 元懷 《拊掌錄》:“不必他物,但公庫送與四兩乾艾,於尻骨上作一大炷灸之。”
“尻骨”是中醫和解剖學中的術語,具體含義如下:
解剖位置
尻骨指脊柱末端的楔形骨骼結構,位于腰椎以下、尾椎以上,與骨盆相連。它由五塊骶椎融合而成,呈三角形。
中醫文獻記載
出自《素問·骨空論》,中醫稱其為“尾骶骨”,涵蓋骶骨與尾骨區域。
中醫與現代解剖學對“尻骨”的界定略有差異: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素問·骨空論》或現代解剖學教材。
《尻骨》是一個漢字詞,其意指人體的尾骨。尾骨位于人體骨盆的末端,是由3-5塊融合而成的,具有支撐和保護作用。
《尻骨》的部首是骨字旁,它通常出現在與骨骼相關的漢字中。《尻骨》總共有9個筆畫。
《尻骨》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臀骨」。
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尻骨」通常寫作「尢骨」。尢是尾巴彎曲的意思,尾巴也與尻骨的位置相對應。
以下是一些使用《尻骨》的例句:
1. 練瑜伽時,注意保護你的尻骨,避免受傷。
2. 長時間坐姿不動,會給尻骨帶來壓力。
《尻骨》可以作為部分組詞的構成元素。例如:
1. 尾骨
2. 骶骨
3. 骨盆
近義詞:尾骨、臀骨
反義詞:頭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