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下驷的意思、下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下驷的解釋

(1).劣等馬。《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孫子 曰:‘今以君之下駟與彼上駟,取君上駟與彼中駟,取君中駟與彼下駟。’既馳三輩畢,而 田忌 一不勝而再勝,卒得王千金。”《宋書·顔俊傳》:“議者不過言互市之利在得馬,今棄此所重,得彼下駟,千匹以上,尚不足言,況所得之數,裁不十百邪。”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裴珙》:“仲夏自 鄭 西歸,及端午以覲親焉。下駟蹇劣,日勢已晚,方至石橋。”

(2).比喻物之粗劣者,猶言下品或下等。 宋 李綱 《荔支後賦》:“ 漢 貢 南海 , 唐 驛 西川 ,皆荔支之下駟,乃并駕于中原,當時所見,得其粗焉。”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六:“ 穀人 所長者,律賦試帖耳……至古今體詩,則下駟之乘矣。” 胡適 《寄*********書》:“此種詩在排律中,但可稱下驷。”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下驷”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本義:劣等馬
該詞最早見于《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孫膑的賽馬策略:“今以君之下驷與彼上驷,取君上驷與彼中驷,取君中驷與彼下驷。” 這裡指田忌用最差的馬(下驷)與齊王的上等馬比賽,通過犧牲一局赢得整體勝利。唐代薛用弱《集異記》中“下驷蹇劣”也直接描述馬匹的劣等屬性。

二、引申義:比喻下等事物或才能
宋代李綱在《荔支後賦》中以“下驷”比喻品質粗劣的荔枝:“漢貢南海,唐驿西川,皆荔支之下驷。” 清代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則用其評價詩歌水平:“至古今體詩,則下驷之乘矣。” 說明該詞逐漸擴展為對物品、才能的貶義評價。

補充說明
該詞現代多用于典故或文學表達,日常口語較少使用。其反義概念為“上驷”,常與“中驷”形成等級序列。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下驷(xià sì)是一個漢字詞語,下面将為你詳細解釋其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意思: 下驷指的是修整并整頓驷馬的馬具。驷是指四匹馬,而下則表示整頓。因此,下驷意為對四匹馬的馬具進行整頓和修整。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下驷的部首是馬(馬部首),表示與馬有關。它由9個筆畫組成。 來源: 下驷一詞最初出現在《詩經·小雅·驺虞》中,該篇是關于驷馬的一首古代詩歌。後來,下驷逐漸成為用來指代整頓馬具的詞語。 繁體: 繁體字為「下馷」。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下驷的寫法稍有不同。驷的舊字形為「馬」,表示馬。 例句: 1. 軍隊出征前,必須對驷馬的馬具進行下驷,确保安全可靠。 2. 父親教我如何下驷,以便我能夠參加馬術比賽。 組詞: 下驷可以與其他漢字組合成詞語,例如: 1. 下驷鞍(xià sì ān):指整頓和調整馬鞍。 2. 下驷索(xià sì suǒ):指整頓和調整缰繩。 近義詞: 近義詞是指與原詞有相似意義的詞語,與下驷相近義的詞語包括:整頓、修整、裝束。 反義詞: 反義詞是指與原詞義相反的詞語,與下驷反義的詞語包括:雜亂、混亂、疏漏。 總結: 下驷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整頓驷馬的馬具。它的拆分部首是「馬」,由9個筆畫組成。該詞最初出現在《詩經·小雅·驺虞》中,後來成為用來指代整頓馬具的詞語。古代漢字寫法中,「驷」的舊字形為「馬」,表示馬。例句中展示了下驷的使用場景。此外,下驷可以與其他漢字組合成詞語,還有一些近義詞和反義詞與之相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