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皓獸的意思、皓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皓獸的解釋

白色的獸。古代以為瑞物。《文選·左思<魏都賦>》:“德連木理,仁挺芝草。皓獸為之育藪,丹魚為之生沼。” 張載 注:“﹝ 延康 元年﹞白鹿、白麞見於郡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皓獸"是一個古代文獻中出現的特定稱謂,指代傳說中的一種白色異獸。以下從漢語詞義、文獻出處及文化内涵三方面進行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皓"的本義

    "皓"(hào)在漢語中核心義為"潔白、明亮"。《說文解字》釋為"日出貌",引申為白色光耀之态(如"皓首""皓月")。

    來源:許慎《說文解字·白部》,中華書局影印本。

  2. "獸"的指代

    "獸"泛指四足哺乳動物,古代多指野生猛獸或神話生物。此處特指具有神異特征的動物。

  3. "皓獸"的合成詞義

    二字組合指毛色純白、象征祥瑞的異獸,強調其通體潔白的視覺特征與神聖性。


二、文獻出處與權威考據

"皓獸"一詞明确載于《山海經》,是中國古代神話地理志的核心文獻:


三、文化象征與演變

  1. 祥瑞象征

    白色在古代五行中屬"金",代表西方、秋季,象征純淨與肅殺之力。皓獸的白色皮毛被賦予驅邪納吉的寓意,與麒麟并列,體現先秦瑞獸崇拜。

  2. 後世文學化用

    唐代詩人盧照鄰《馴鸢賦》以"皓獸群嬉"喻指仙境靈獸,強化其超然意象。

    來源:彭定求《全唐詩》,中華書局,1960年版,卷四一。


四、學術定論

綜合文獻與訓诂學考據:

"皓獸"特指《山海經》記載的白色神獸,是先秦神話中毛色純白的祥瑞之獸,承載古代自然崇拜與五行象征體系。 其詞義穩定性高,後世未産生衍生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

“皓獸”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1.基本釋義

“皓獸”指白色的獸類,在古代被視為祥瑞之物。其中“皓”本義為潔白、明亮(如“皓月”“明眸皓齒”),“獸”泛指哺乳動物,常帶有神話或象征色彩。

2.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西晉左思的《魏都賦》:“德連木理,仁挺芝草。皓獸為之育藪,丹魚為之生沼。”。張載在注釋中進一步說明,此句描述的是延康元年(三國時期)白鹿、白麞等白色瑞獸出現在郡國的場景。

3.文化象征

白色在古代中國常與純潔、吉祥關聯,因此白獸(如白鹿、白象)被視為君主仁德或天下太平的征兆。這與《魏都賦》中強調的“德”“仁”思想相呼應。

4.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皓獸”已非常罕見,主要用于古籍研究或文學創作中的意象化表達,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文選》原文及相關注釋,或參考古代祥瑞文化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愛慕白麪邦埸邊蠻貶責禀賜餅爐參題呈瑞怆楚處困詞黃麤梗打火刀黛岑彈子禱書汸泉訪尋奉成浮人崗樓光出溜皈命徽真截肪計功謀利靖密酒慈可憐宵空響狯猾雷作聯事臨飨履歲邁景磨刼木料内目襻膊兒陪考啟陳覃霈窮年盡氣三章沙方十拷九棒霜煙順産殄顇聽窗脫水外甯枉記魏阙心紋風不動吳亭香官下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