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報的意思、具報的詳細解釋
具報的解釋
備文上報。 平佚 《臨時政府成立記》引《************臨時政府組織大綱》:“第十二條,參議院議決事件,由議長具報,經臨時大總統蓋印,發交行政各部執行之。第十三條,臨時大總統,對於參議院議決事件,如不以為然,得於具報後十日内,聲明理由,交令覆議。”
詞語分解
- 具的解釋 具 ù 器物:器具。 備有:具備。具有。别具隻眼(形容具有獨到的眼光和見解)。 備,辦:具呈。具結。具名。具領。敬具菲酌。 古同“俱”,都,完全。 量詞,用于某些器物和棺材、屍體:座鐘一具。一具男屍。
- 報的解釋 報 (報) à 傳達,告知:報告。報喜。報捷。報考。報請(用書面報告向上級請示)。報廢。 傳達消息和言論的文件、信號或出版物:簡報(文字較短、内容簡略的書面報告,印發給有關部門)。電報。情報。晚報。畫
網絡擴展解釋
“具報”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為備文上報,即通過正式的書面形式向上級或相關部門報告事項。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詞義:指以書面形式(公文、報告等)詳細陳述并向上級或主管機關彙報。
- 詞性:動詞,常用于正式或官方語境。
2.曆史用例
- 在《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中,規定參議院議決事件需由議長“具報”,經臨時大總統批準後執行(如第十三條提到“具報後十日内聲明理由”),體現其在近代官方文書中的規範用法。
- 明代詩句“滿眼江山難具報”則引申為難以詳盡陳述的意境,擴展了其文學語境中的表達。
3.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呈報、申報、上報。
- 反義詞:隱瞞、隱匿(指未按規定上報)。
4.現代應用
- 在當代,多用于需要正式書面報告的場合。例如:測試機構出具報告(如拉力測試)、政府部門提交審查材料等。
5.補充說明
- 與“彙報”相比,“具報”更強調書面形式的規範性和流程的正式性,常見于法律、行政或技術領域。
如需更全面的例句或曆史文獻參考,可查看來源網頁。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具報》的意思
《具報》是指詳細的報告或告示,通常用于公告、聲明、通告等場合。它能夠提供有關特定事件、事物或情況的詳盡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具報》這個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為具和報。
具字的部首是⺮(矢偏旁),由7畫構成。
報字的部首是⻏(服字旁),由10畫構成。
來源與繁體
《具報》是中國古代的漢字詞彙,起源于古代文字演變的過程。
繁體字形寫作「具報」,出現在繁體字書寫體系中。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和現代寫法有所不同。
具字在古代有時寫成「㚒、㚓、㚠」等形式。
報字在古代有時寫成「䒑、報」等形式。
例句
1. 公司領導發表了一份關于年度工作的具報。
2. 各位同學注意:請查閱學校官網上的具報,了解最新的校園活動信息。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具體、具體化、具體化
近義詞:報導、報告、通告
反義詞:缺失、沒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