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垂象的意思、垂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垂象的解釋

顯示征兆。古人迷信,把某些自然現象附會人事,認為是預示人間禍福吉兇的迹象。《易·繫辭上》:“天垂象,見吉兇,聖人象之。” 唐 丁澤 《龜負圖》詩:“天意将垂象,神龜出負圖。”《水浒傳》第十六回:“ 保正 夢見北鬥七星墜在屋脊上;今日我等七人聚義舉事,豈不應天垂象!”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垂象”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漢語詞彙,主要從古代天文學和哲學思想中衍生而來。其核心含義可解析如下:

  1. 字義分解與基本含義

    • 垂:本義為自上而下懸挂、落下,引申為自上而下的顯示、降臨、賜予。
    • 象:指天象、現象、征兆、形象。特指自然界(尤其是天空)呈現出的具有象征或預示意義的景象。
    • 合義:“垂象”指上天或自然界向下顯示某種景象、征兆或迹象。它強調這種顯示是自上而下的,帶有某種啟示性或預示性。
  2. 核心概念與應用

    • 天人感應思想的體現:在中國古代哲學(尤其是儒家和谶緯學說)中,“垂象”是“天人感應”觀念的核心表達之一。認為天(或自然)與人事相通,天能幹預人事,預示吉兇禍福;人的行為也能感應上天,天會通過特定的自然現象(如日食、月食、彗星、祥雲、隕石、異常氣象等)來顯示其意志、警示或嘉獎。例如,《周易·系辭上》所言“天垂象,見吉兇”,即指上天通過顯示天象來昭示人間的吉兇禍福。
    • 預示與警示:“垂象”常被視為上天對人間政治得失、道德興衰、未來事件的預示或警告。統治者需觀察天象(垂象),解讀其含義,并據此調整政策、修德禳災。
    • 祥瑞與災異的來源:祥瑞(如景星、慶雲、甘露)被視為上天褒獎的“垂象”;災異(如地震、洪水、熒惑守心)則被視為上天譴責的“垂象”。
  3. 現代理解與用法

    • 在現代漢語中,“垂象”一詞的使用頻率較低,主要出現在研究古代哲學、曆史、文化、天文學的學術語境中,或用于書面語、文學作品中以表達類似“天降征兆”、“自然顯示迹象”的古典意味。
    • 其核心意義仍保留着“上天/自然顯示征兆”這一基本内涵,但現代人通常不再将其與神秘的天人感應必然聯繫,而更側重于理解其為一種古人對自然現象進行文化解讀的方式。

權威來源參考:

“垂象”意指上天或自然界向下顯示具有預示或象征意義的景象或征兆,是中國古代“天人感應”哲學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主要用于解釋自然現象與人間事務(尤其是政治、道德)之間的聯繫。其權威釋義可在《漢語大詞典》、《古代漢語詞典》等大型語文工具書及《周易》等元典中找到依據。

網絡擴展解釋

“垂象”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傳統文化色彩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1. 基本定義
    指上天通過自然現象向人間顯示征兆,古人認為這些現象與人事禍福吉兇相關。例如《易·繫辭上》提到“天垂象,見吉兇”,強調自然現象被賦予預示意義。

  2. 文化背景與來源
    該詞源于古代天人感應思想,常見于占卜、命理等領域。如提到,垂象是“上天垂憐世人受苦”的事前警示,需通過敏銳觀察才能捕捉。典型例子包括《水浒傳》中北鬥七星墜落的夢境被解讀為聚義舉事的預兆。

  3. 相關概念區分
    與“現象”“物象”形成邏輯關聯:

    • 垂象:事前隱晦征兆(如星象異動)
    • 現象:具體事件發生(如災害或祥瑞)
    • 物象:事件帶來的結果(如豐收或戰亂)
  4. 現代視角
    當代多将其視為傳統文化中的象征性表達,反映古人對自然與命運關聯的探索,而非科學認知。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或曆史演變,可參考《周易》、唐代丁澤《龜負圖》等作品中的相關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寶運不待彩旛長鳴都尉齒角吃苦不甘串遊黨引道令紙萼緑方袍法田諷術膚合杠棒鋼釺趕塌高峻宮髻刮打扁兒管拘加密肩負重任檢實賈生介函叽楞近位酒枚軍郵酪酒理合臨幹令君靈帷曆氣偏僻破顔一笑柔情媚态散局僧雛商業銀行繕治煞性慎小事微誓日指天輸供順極塾徒四試訴落堂檐讨還頭場徒手枉費心力霞旦憲綱香字銜沙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