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察視的意思、察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察視的解釋

(1).考察;視察。 唐 元結 《與韋洪州書》:“某聞古之賢達居位也,令當世頌其德,後世師其行,何以言之?在分君子小人,察視邪正。”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其為禦史也,則察視臧否,糾遏姦邪。”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實二》:“蓋 元豐 末, 陸師閔 提舉 川 陝 茶馬,運茶抵 陝 , 蜀 人苦之。中丞 蘇轍 、禦史 呂陶 以為言, 司馬 丞相 建 遣戶部郎官 黃廉 往察視。”

(2).仔細看,查看。《東觀漢記·和熹鄧皇後傳》:“徒 杜泠 不殺6*人,自誣,被掠羸困,使輿見,畏吏,不敢自理。吏将去,微疾舉頸,若欲有言,太後察視覺之,即呼還問狀,遂信。” 清 袁枚 《新齊諧·染坊椎》:“ 陳 妻雖沉兒,猶恐兒不死,復往河邊察視,不見兒,但見椎在水。”

(3).官職名。監察禦史的别稱。 宋 王禹偁 《送姚著作之任宣城》詩:“第三牓中第二人,今在烏台為察視。”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察視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察視”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考察;視察
    指對事物或情況進行系統性觀察和評估。例如唐代元結在《與韋洪州書》中提到“察視邪正”,強調通過觀察分辨善惡。宋代吳曾的記載中,黃廉被派往陝地“察視”茶運問題,也體現了這一含義。

  2. 仔細看,查看
    側重于細緻觀察或檢查具體細節。如《東觀漢記》中描述鄧太後通過“察視”發現冤案線索,清代袁枚的《新齊諧》中也提到“察視”水中物體。

  3. 官職名(監察禦史的别稱)
    宋代王禹偁的詩句“今在烏台為察視”,即以“察視”代指監察禦史這一官職。


二、用法與示例


三、相關拓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用例或具體文獻,可參考《唐摭言》《能改齋漫錄》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察視(chá shì)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寸和目。寸字意為“尺寸”,目字意為“眼睛”。察視的含義是用眼睛觀察、審視或注視事物。 察視的筆畫數為十一畫,在書寫時需要依次完成所有的筆畫,确保書寫的正規和準确。 察視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廣義上指觀察或審視事物,狹義上指經過仔細觀察和審視分析後,對事物形成準确的判斷或認識。 在繁體字中,察視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察視」。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察的變體寫法有「詧」,視的變體寫法有「眂」。這些寫法在古代時期使用較多,但現代以「察視」為主。 以下是一些關于察視的例句: 1. 他用銳利的眼光察視着周圍的一切。 2. 警察逐一察視了所有的行李。 3. 我對這個問題需要再察視一下,然後再給你答複。 察視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語,如:察覺、察言觀色、察顔觀色。 察視的近義詞包括:觀察、注視、審視。 察視的反義詞包括:忽視、疏忽、漠視。 希望以上回答符合您的要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