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散騎常侍的意思、散騎常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散騎常侍的解釋

官名。 秦 漢 設散騎(皇帝的騎從)和中常侍, 三國 魏 時将其并為一官,稱“散騎常侍”。在皇帝左右規谏過失,以備顧問。 晉 以後,增加員額,稱員外散騎常侍,或通直散騎常侍,往往預聞要政。 南北朝 時屬集書省, 隋 代屬門下省, 唐 代分屬門下省和中書省,在門下省者稱左散騎常侍,在中書省者稱右散騎常侍。雖無實際職權,仍為尊貴之官,多用為将相大臣的兼職。 宋 代不常置, 金 元 以後廢。參閱《宋書·百官志下》《通典·職官三》《續通典·職官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散騎常侍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官職,其含義與演變如下:

一、起源與職能
散騎常侍始設于三國曹魏時期,由秦漢的“散騎”與“中常侍”合并而來,主要職責為:

  1. 規谏皇帝:入宮時向皇帝進谏,糾正過失;
  2. 顧問角色:為皇帝提供政策建議;
  3. 隨從侍奉:出行時騎馬跟隨皇帝,處理日常事務。

二、曆史演變

三、地位與特點

四、讀音與别稱

總結來看,散騎常侍是貫穿多個朝代的重要侍從谏官,職能從實權規谏逐漸演變為榮譽虛銜,反映了古代官僚體系的變遷。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散騎常侍

《散騎常侍》是一個曆史上的官職名稱,用來指代皇帝身邊的親信侍從。該詞具有政治性和官職性質,代表了古代朝廷的一種特定官職身份。

拆分部首和筆畫

《散騎常侍》包含三個漢字,其部首分别是教首部、馬部和立刀旁,共計17個筆畫。

來源和曆史

《散騎常侍》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當時,它是官員職位名稱的一部分,用來指代皇帝身邊的隨從侍衛。散騎常侍的職責是輔助皇帝起居、傳令傳谕以及擔任宴會等相關工作。

繁體字

《散騎常侍》是散騎常侍的繁體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散騎常侍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由于資料有限,現在無法确定當時的具體寫法。

例句

1. 他被任命為散騎常侍,成為皇帝的親信。

2. 散騎常侍是官員中很重要的一個職位。

組詞

散騎、常侍

近義詞

侍從、親信、宦官

反義詞

大臣、重臣、皇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