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子的意思、楓子的詳細解釋
楓子的解釋
(1).即楓人。 北周 庾信 《詠樹詩》:“交柯乍百頃,擢本或千尋。楓子留為式,桐孫待作琴。”《爾雅翼·釋木》:“考 漢 故事也,有寄生枝,高三四尺,生毛,一名楓子。天旱以泥泥之,即雨……南中謂之楓人。”參見“ 楓人 ”。
(2).楓實。 唐 顧況 《憶鄱陽舊遊》詩:“悠悠南國思,夜向 江 南泊。 楚 客斷腸時,月明楓子落。”
詞語分解
- 楓的解釋 楓 (楓) ē 落葉喬木,春季開花,葉互生,通常三裂,邊緣有鋸齒,秋季變成紅色,樹脂可入藥,亦稱“楓香樹”。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 子的解釋 子 ǐ 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後輩人,年輕人)。 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 動物的卵:魚子。蠶子。 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 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 *
網絡擴展解釋
“楓子”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一、基本釋義
-
楓人
指楓樹在特定自然條件下形成的特殊形态。據《爾雅翼·釋木》記載,當楓樹寄生枝條(高三四尺,生毛)時,被稱為“楓子”,民間傳說中也被稱為“楓人”。古人認為這種形态的楓樹具有靈性,甚至能通過特定儀式(如以泥塗抹)求雨。
-
楓實
即楓樹的果實,常見于古代詩詞中。例如唐代顧況的詩句“楚客斷腸時,月明楓子落”,即以楓實飄落之景烘托蕭瑟意境。
二、文學與民俗中的體現
-
詩詞意象
唐代詩人常以“楓子”入詩,如司空曙《送流人》中“山村楓子鬼,江廟石郎神”,将楓子與鬼神意象結合,體現自然的神秘色彩。
-
藥用記載
在傳統中藥方劑中,“楓子”可能指楓樹的果實或特定部位。例如提到的藥方中,楓子與苦參、白鮮皮等藥材搭配,用于治療皮膚類疾病。
三、補充說明
- 詞源考據:北周庾信《詠樹詩》中“楓子留為式”表明該詞早期已用于文學創作。
- 地域文化:南方地區(如雲南、廣西)的“楓人”傳說,可能與楓樹的自然特征及民俗信仰相關。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詞或藥方,可參考标注的網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楓子,一詞的意思是指楓樹,是一種常見的樹木,也是中國的特有植物之一。它的拆分部首是木和半,共有9畫。楓子這個詞的來源是由兩個部分組成:楓,來自于木字旁,表示植物的意思;子,則是一個用來形成名詞的後綴。在繁體字中,楓子的寫法保持不變。古時候,楓子這個詞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漢字寫法相似,沒有明顯的差異。下面是一個例句:“秋天來了, 楓子的葉子變成了紅色。”
楓子可以組成很多詞語,例如:楓樹、楓林、楓香等。近義詞有:楓樹、楓木、楓葉等,它們都指代相同的植物。反義詞則可以是其他樹木的名稱,比如柳樹、松樹等。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