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土芝的意思、土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土芝的解釋

(1).瓜的别名。《藝文類聚》卷八七引 晉 嵇含 《瓜賦》:“世雲三芝,瓜處一焉……甘瓜普植,用薦神祇,其名既贍,其味亦奇,是謂土芝。” 杜甫 《園人送瓜》詩之二“浮沉亂水玉,愛惜如芝草” 清 仇兆鳌 注:“《廣雅》:‘土芝,瓜也。’”

(2).芋頭的别名。 宋 林洪 《山家清洪·土芝丹》:“芋之大者名土芝。” 宋 陳叔方 《颍川語小》卷下:“《本草》中……芋曰土芝。” 元 王祯 《農書》卷八:“芋,一名土芝。” 明 徐光啟 《農政全書》卷五八:“芋苗:《本草》一名土芝,俗呼芋頭。生田野中,今處處有之,人家多栽種。”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土芝”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作為植物别名的含義

  1. 瓜的别稱
    源于晉代嵇含《瓜賦》中的記載:“甘瓜普植……是謂土芝”()。唐代杜甫在《園人送瓜》詩中也有“愛惜如芝草”的描述,清代仇兆鳌注引《廣雅》稱“土芝”即瓜()。

  2. 芋頭的别稱
    宋代文獻如《山家清供》《颍川語小》均提到芋頭被稱為“土芝”()。元代農書和明代《農政全書》也沿用這一稱呼()。


二、作為成語的引申含義

部分文獻(如、3)提到,“土芝”可形容人或物的特質:


使用場景與辨析

如需進一步查閱古籍原文,可參考中《藝文類聚》《山家清供》等引文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土芝》這個詞的意思

《土芝》是一個漢語詞彙,它指的是一種生長在土壤上的菌類植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蘑菇。土芝可以食用,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廣泛應用于中醫藥學和食品烹饪。

拆分部首和筆畫

《土芝》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土”是指土壤,“芝”指蘑菇。根據這兩個部首,可以将《土芝》的筆畫分為六畫。

來源

《土芝》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十月之交》中的一首古詩中:“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啟居,猃狁之故。采蘩采蘩,蘩亦百草。不知維藐,宜作爾保。”其中,“蘩”即指土壤上的蘑菇,後來演變為“芝”,即土壤上的仙草。

繁體

《土芝》這個詞的繁體字為「土芝」。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土芝》這個詞的漢字寫法略有不同。在《康熙字典》中,将其寫為「土薺」,而在《說文解字》中,将其寫為「土薺」或「靡室靡家」。這些不同的寫法反映了古代人們對土壤上蘑菇的不同稱謂和理解。

例句

1. 今天晚餐的菜單上加入了新鮮的土芝,味道十分鮮美。

2. 這款草本面膜中含有土芝提取物,可以幫助皮膚保濕和修複。

組詞

1. 土壤(tǔ rǎng)

2. 芝麻(zhī má)

3. 芝麻糊(zhī má hú)

4. 蘑菇(mó gu)

近義詞

1. 菌菇(jùn gū)

2. 香菇(xiāng gū)

3. 牛肝菌(niú gān jùn)

反義詞

1. 石芝(shí zhī)

2. 闆栗(bǎn l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