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 careful and cautious] 謹慎行事
那些逆來順受、小心謹慎而又膽怯的人
謂說話、做事非常慎重。《漢書·霍光傳》:“出入禁闥二十餘年,小心謹慎,未嘗有過,甚見親信。”《後漢書·皇後紀上·光武郭皇後》:“帝善 況 小心謹慎,年十六,拜黃門侍郎。” 馬烽 西戎 《呂梁英雄傳》第六回:“ 二楞 是個暴性子,更要小心謹慎才行啦!”
“小心謹慎”是由“小心”與“謹慎”組成的并列式複合詞,在漢語中屬于形容詞性短語,其核心語義指向行為态度上的周密性與防範性。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的定義,該詞指“言行嚴密周到,避免發生差錯或危險”,強調在行動前對潛在風險的預判與規避意識。
從詞源學角度考察,“慎”字在甲骨文中已出現,《說文解字》釋為“謹也”,本義即含審慎之意。《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指出,該詞最早可追溯至東漢班固《漢書·霍光傳》中“出入禁闼二十餘年,小心謹慎,未嘗有過”的用例,凸顯其在古代官場文化中的處世哲學。
該詞的語義特征包含三個維度:
近義詞“謹小慎微”側重過分拘泥細節,而“小心謹慎”更強調合理範圍内的風險防控。反義詞“粗心大意”則從反面佐證其核心語義場域。在現代漢語使用中,該詞常見于安全管理(如《安全生産操作規程》)、金融投資(證券從業準則)等需要風險評估的專業領域。
“小心謹慎”是一個成語,由“小心”和“謹慎”兩個詞組成,均指對事物持有細緻、周密的态度。其核心含義是在言行或行動中保持高度警覺,避免因疏忽而犯錯或引發風險。
詞義結構
使用場景
情感色彩
近義詞與反義詞
“小心謹慎”強調對細節的關注和風險的規避,是理性與責任感的體現,但需根據情境平衡果斷與審慎。例如,創業需要冒險精神,而實驗室操作則必須嚴格遵循安全規範。
寶泉局包吞襯映出決刺竹代步蝶化甘妖含一之德鶴騎壞土毀舟為杕火頭上斛斯佳話假寐檢括檢照繳卷戒鼓謹急緊忙踽涼開山鼻祖轲峨客帳郎伉令威闾邑蠻音酩酊爛醉螟蠹佩離片詞隻句平交道騎火情窩契契屈竭山龍子盛積視朝失貌詩媒使眼色時揖碎紅筍屐蓑草條條大路通羅馬梯梁亭父投球完美無缺尉律學瘟鬼五山下發遐憤鮮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