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竹的意思、刺竹的詳細解釋
刺竹的解釋
亦稱“ 竻竹 ”。竹的一種,因多刺,故名。《新唐書·王式傳》:“浚壕繚栅,外植刺竹,寇不可冒。” 唐 李紳 《逾嶺峤止荒陬抵高要》詩:“嶺頭刺竹蒙龍密,火拆紅蕉焰燒日。”
詞語分解
- 刺的解釋 刺 ì 用有尖的東西插入:刺繡。刺傷。刺殺。 * :刺客。被刺。行刺。 偵探,打聽:刺探。 用尖銳的話指出别人的壞處:諷刺。譏刺。 尖銳像針的東西:芒刺。魚刺。刺叢。 刺 ī 象聲詞:刺地滑了一跤。
- 竹的解釋 竹 ú 常綠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筍,莖有很多節,中間是空的,質地堅硬,種類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築材料:竹子。竹葉。竹筍。竹編(用竹篾編制的工藝品)。竹刻。 指竹制管樂器:金石絲竹。 中國古代樂器八音
網絡擴展解釋
刺竹是一種多刺的竹類植物,其名稱來源于其顯著的刺狀結構。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與别名
刺竹又稱“竻竹”,學名存在不同表述:提到為Bambusa blumeana Schult.f,而則标注為Bambusa sinospinosa McClure。這種差異可能源于分類系統的調整或地域别稱。其别稱還包括車筒竹、車角竹、大勒竹等。
2.形态特征
- 植株:稈高8-20米,直徑5-15厘米,節間長20-35厘米,幼稈呈粉綠色,表面光滑。
- 分枝:主枝粗長且常呈“之”字形曲折,基部和中下部有彎曲短刺。
- 葉片:線狀披針形,長7-17厘米,冬季轉為黃綠或淡棕色後脫落。
3.分布與用途
- 分布:主要分布于中國台灣、廣東、福建、海南、雲南等地,亞洲熱帶地區也有分布,可生長至海拔2100米處。
- 功能:常用于營造防風林、護堤固岸,古代亦用于軍事防禦(如《新唐書》記載植刺竹禦敵)。
4.曆史與文學記載
唐代詩人李紳在《逾嶺峤止荒陬抵高要》中描述“嶺頭刺竹蒙龍密”,印證了其密集生長的特性。
5.保護現狀
刺竹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無危(LC)等級。
如需進一步了解分類學差異或具體應用案例,可參考(漢典)和(搜狗百科)的原始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刺竹》是一個漢語詞彙,它包含兩個部分,「刺」和「竹」。
「刺」這個字的部首是「刀」,它有兩個筆畫。它的意思是用尖銳的物體戳刺或刺激。例如:刺痛、刺激等。
「竹」這個字的部首是「⺮」,它有六個筆畫。它表示一種植物,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堅硬的莖和細長的葉子。例如:竹籃、竹子等。
《刺竹》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寫法相對較繁瑣。在繁體字中,「刺」的寫法與現代相似,而「竹」的寫法為「⺮」和「⺭」的結合。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例如,在古代,「刺」的寫法可能為「又」和「力」的組合,「竹」可能為「⺮」和「⺌」的組合。
以下是一些關于《刺竹》的例句:
1. 他刺竹過後,手指沾滿了竹子的刺。
2. 這個刺竹的技術很高超,讓人贊歎不已。
與「刺竹」相關的詞語包括:
1. 組詞:刺殺、刺客、竹籬、竹林、竹笛等。
2. 近義詞:刺痛、刺激、竹子、竹筷等。
3. 反義詞:順滑、柔軟、含垢、古董等。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有其他問題,請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