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尉律學的意思、尉律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尉律學的解釋

有關尉律的學問。《魏書·江式傳》:“ 漢 興,有尉律學,復教以籀書,又習八體,試之課最,以為尚書史。吏民上書,省字不正,輙舉劾焉。”參見“ 尉律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尉律學”是中國古代與法律相關的學問,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1. 基本定義
    尉律學指研究“尉律”的學問,主要涉及漢代法律條文、司法程式及刑罰制度。其中“尉”指廷尉(漢代掌管刑獄的官職),“律”即律法,因此“尉律”可理解為廷尉所執掌的律令。

  2. 曆史背景
    據《魏書·江式傳》記載,漢代興起尉律學,不僅教授法律,還要求學習籀書(大篆)和八體書法,用于選拔尚書史等官員。官吏或百姓上書若文字不規範,會受彈劾,可見其兼具法律與文書規範的雙重功能。

  3. 核心内容
    包含刑法研究、法律條文解析、司法實踐等,可能融合了早期法家思想。部分資料提到“尉佗法”或與尉律學相關,但“尉佗”具體指代存在争議(有說法認為是漢代法學家,亦有文獻指南越王趙佗)。

  4. 實際應用
    漢代通過尉律學培養法律人才,并以此考核官吏。學習内容包括文字書寫規範,強調法律文書的嚴謹性,反映出古代“以法為教”的特點。

尉律學是漢代以廷尉律令為核心的法律學科,兼具學術性與實用性,對古代法律體系和文書制度的發展有重要影響。需注意,部分曆史細節因文獻記載簡略可能存在争議。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尉律學》的意思

《尉律學》是指研究尉官和律法的學問,主要包括尉官的職責和律法的制定、執行和應用等方面。這門學科涉及到政治、法律、曆史等多個領域,是古代中國的一門重要學問。

拆分部首和筆畫

《尉律學》的拆分部首為屍,拆分出來的筆畫為5畫。

來源

《尉律學》一詞的源自于古代,最早出現在西漢時期的《漢書·藝文志》中。在那個時候,社會秩序的維護和法律的執行都是由尉官負責的,所以對于尉官和律法的研究逐漸形成了一門學問,後來就被稱為《尉律學》。

繁體

《尉律學》的繁體字為《尉律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所以《尉律學》在古代的寫法也有所差異。具體的古代寫法可以參考古代文獻和碑刻等資料。

例句

《尉律學》作為一門學科,研究的内容非常廣泛,如尉官的選拔和培訓、律法的制定與修訂等。例如:“他在大學攻讀的是尉律學,希望将來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法官。”

組詞

尉官、律法、學問、社會秩序、政治、法律、曆史

近義詞

律學、法學、刑法學

反義詞

史學、文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