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調味品。《人民日報》1983.12.14:“肉、油、‘小料’(醬油、鹽、味精),定價也顯然偏高。小小八寸盤的肉炒青椒,‘小料’竟算一角五分錢!”
“小料”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可分為以下三類:
指烹饪或飲食中搭配的調味品,常見于餐飲場景。例如:
源自客家方言,表示“吝啬、胸襟狹窄”:
比喻生活中不重要的細節或情報:
提示:若需更詳細的方言用例或飲食文化案例,可參考來源網頁(如、5、8)。
小料是一個漢語詞語,常用于描述一些碎片化的、零散的信息或情報。它指的是那些細枝末節、非主要内容的片段信息。
小料的部首是小(少)字旁,它屬于偏旁部首,起到輔助作用。小料的筆畫數目為7畫。
小料一詞最早可追溯到漢代,當時的文字表達方式較為繁瑣,笨重,對于有些消息或信息,以及一些常規的碎片化内容,人們開始使用小料來進行簡潔而準确的描述。
小料的繁體寫法為「小料」,即與簡體字寫法相同,沒有變化。
古代漢字的寫法多有變化,所以小料的古時寫法并非固定。然而,它的含義和用法在古代并無太大差異,隻是對應的字形可能會有細微變化。
1. 我聽到一些小料,說公司将要推出一款全新的産品。
2. 這篇報告的内容很全面,沒有什麼小料漏掉。
3. 他目光獨特,總能從大家談論的話題中捕捉到一些小料。
組詞:小料新聞、内部小料、電影小料
近義詞:細節、片段、零碎信息
反義詞:大料、主要内容、要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