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搖大擺的意思、大搖大擺的詳細解釋
大搖大擺的解釋
[strutting;swaggering] 大模大樣的,故意擺出一付架勢
次日早晨,大搖大擺的出堂,将回子發落了。——《儒林外史》
詳細解釋
形容滿不在乎、大模大樣地走動。《儒林外史》第五回:“知縣看了來文,掛出牌去。次日早晨,大搖大擺出堂,将回子發落了。”《老殘遊記》第十六回:“ 老殘 走上,将差人一扯,説道:‘住手!’便大搖大擺走上暖閣。” 老舍 《駱駝祥子》十五:“現在,她要撈回來這點缺欠,要大搖大擺的在街上,在廟會上,同着 祥子 去玩。”
詞語分解
- 大的解釋 大 à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衆
- 擺的解釋 擺 (擺) ǎ 陳列,安放:擺設。擺放。擺平。 故意顯示:擺闊。擺譜兒。 處置,隨意操縱:擺布。擺弄。 推開,脫離:擺脫。擺落。 來回搖動:擺動。擺渡。 晃搖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大搖大擺”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dà yáo dà bǎi,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 字面意義:形容走路時身體大幅度左右搖擺,步伐穩健而張揚。
- 比喻意義:多用于形容人态度傲慢、目中無人,或行為肆無忌憚、毫無顧忌。根據語境不同,可含貶義或中性色彩。
2.出處與例句
- 經典出處:最早見于清代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次日早晨,大搖大擺出堂,将回子發落了。”。
- 現代例句:如“老虎大搖大擺地走在狐狸前面”,突顯傲慢或自信的姿态。
3.詞性與使用場景
- 語法結構:聯合式成語,通常作狀語使用。
- 使用場景:多用于批評不守規矩、态度嚣張的行為,如“他大搖大擺地闖進會議室”。
4.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威風凜凜、趾高氣揚、神氣十足(強調傲慢或自信)。
- 反義詞:蹑手蹑腳、縮手縮腳、如履薄冰(形容謹慎或拘束)。
提示
若需更多例句或典故細節,可參考《儒林外史》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搜狗百科)。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搖大擺(dà yáo dà bǎi)這個詞是形容一個人行走或舉止時顯得自信、驕傲,甚至有些張揚的意思。下面來詳細了解一下這個詞的拆分部首、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大(dà)字的部首是大字底,搖(yáo)字的部首是手字旁,百(bǎi)字的部首是白字底。
筆畫:大搖大擺一共有10個筆畫,分别是:大(3)、搖(7)、大(3)、百(6)。
來源:《大搖大擺》這個詞源于漢語口語,形容人的行為态度和舉止顯得自信、驕傲、張揚。
繁體:大搖大擺的繁體字為「大搖大擺」。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大搖大擺可以寫作「大搖大擺」或「大蕩大擺」。
例句:他大搖大擺地走進了會議室,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組詞:大方、搖曳、大膽、百般。
近義詞:擡頭昂首、得意揚揚、得意忘形。
反義詞:低頭弓腰、謙遜謹慎、忍氣吞聲。
希望上述介紹對你有所幫助!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