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清肅的意思、清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清肅的解釋

(1).清正嚴明。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追先寺》:“﹝ 東平王 ﹞ 略 為政清肅,甚有治聲。”《舊唐書·良吏傳上·韋仁壽》:“ 仁壽 将兵五百人至 西洱河 ,承制置八州十七縣,授其豪帥為牧宰,法令清肅,人懷歡悅。” 明 張居正 《答趙汝泉書》:“近來吏治,頗為清肅。”《紅樓夢》第三七回:“皇上見他人品端方,風聲清肅,雖非科第出身,卻是書香世代,因特将他點了學差。”

(2).清平甯靜。 漢 蔡邕 《太尉楊公碑》:“善否有章,京夏清肅。”《後漢書·崔寔傳》:“故嚴刑峻法,破姦軌之膽;海内清肅,天下密如。” 宋 司馬光 《蘇骐骥墓碣銘》:“縣多寇盜,吏卒單弱,公奬訓率厲,擒馘七十餘人,闔境清肅。”

(3).清淨嚴肅。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屈支國》:“僧徒清肅,誠為勤勵。”《明史·朱與言傳》:“家居門庭清肅,鄉人有不善,惟恐 與言 知之。”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嫦娥》:“由此閨閣清肅,無敢譁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清肅"是一個多義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核心含義及延伸用法:

一、主要義項解析

  1. 清正嚴明(政治治理)

    • 釋義:形容執政者廉潔公正、法紀嚴明
    • 典籍例證: ▪ 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記載東平王"為政清肅,甚有治聲" ▪ 《舊唐書》描述韋仁壽治理邊疆時"法令清肅,人懷歡悅" ▪ 明代張居正書信提及"近來吏治,頗為清肅"
  2. 清平甯靜(社會狀态)

    • 釋義:指社會環境安定平和
    • 典型用例: ▪ 蔡邕《太尉楊公碑》"京夏清肅" ▪ 《後漢書》用"嚴刑峻法"達成"清肅"社會秩序
  3. 清淨嚴肅(環境氛圍)

    • 釋義:營造莊重、潔淨的環境特質
    • 現代用例: ▪ 形容"懸崖冷清肅殺,充滿勁厲陰風" ▪ 《紅樓夢》寫官員"風聲清肅"被皇帝賞識

二、延伸應用領域

  1. 中醫養生:指肺髒功能正常運作狀态,如"白露時節肺氣清肅"需保持情緒穩定
  2. 病理表述:中醫指燥熱傷肺導緻"肺失清肅",引發幹咳、咯血等症狀
  3. 文學意象:多用于刻畫蕭瑟秋景或莊重場合,如"冷清肅殺"的自然描寫

該詞在當代使用中,多保留"清正嚴明"的核心語義,常見于曆史研究、公文寫作及文學創作領域。其詞義演變體現了從具體政治治理向抽象環境描寫的語義擴展過程。

網絡擴展解釋二

清肅的意思

清肅(qīng sù)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清潔莊重、肅穆莊嚴、嚴肅莊重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清肅的部首是水(氵)和月(⺝),總共有14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清肅是一個獨立的詞語,拼音為qīng sù。在繁體字中,清肅的寫法是清肅。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演變和變體。清肅在古代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但仍保持了清肅的基本形态。

例句

1. 正式場合中,人們都要端莊持重、言談舉止清肅。

2. 寺廟裡的佛像莊嚴肅穆,給人以宏偉清肅的感覺。

組詞

莊嚴、莊重、莊重、肅穆、威嚴等。

近義詞

莊嚴、莊重、莊穆、威嚴等。

反義詞

輕松、活潑、放松、輕浮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