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軍将的意思、軍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軍将的解釋

(1).軍中的主将。《周禮·夏官·序官》:“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軍将皆命卿。”《詩·小雅·瞻彼洛矣》“韎韐有奭,以作六師” 漢 鄭玄 箋:“時有征伐之事,天子以其賢,任為軍将,使代卿士,将六軍而出。”

(2).山名。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江南七·常州府》:“ 軍将山 ,縣西南四十裡。 南唐 時,屯兵於此,以備 吳越 ,因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軍将”是一個具有曆史背景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方面詳細解釋:

  1. 軍中的主将
    這一釋義源自周代軍制。《周禮·夏官·序官》記載:“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軍将皆命卿。” 這裡的“軍将”指統領一軍(12,500人)的最高指揮官,通常由卿級官員擔任。例如,《詩經·小雅·瞻彼洛矣》中提到“以作六師”,鄭玄注解稱“軍将”由天子任命,代卿士統兵出征。

  2. 山名
    清代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記載,江蘇常州府有“軍将山”,位于縣西南四十裡。此山因南唐時期屯兵防備吳越而得名。

補充說明:

如需更全面的文獻考據,可參考《周禮》《讀史方輿紀要》等典籍,或查看上述來源網頁的完整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二

軍将

《軍将》是一個詞彙,它可以指代軍隊中的将領或指揮官。下面将對其進行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方面進行解釋。

拆分部首和筆畫

《軍将》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部首“軍”是由冖冃組成,共四筆;部首“将”是由寸寺寸組成,共五筆。

來源

《軍将》這個詞源于中國古代的軍事指揮制度。在軍隊中,将領負責指揮作戰,因此稱為“軍将”。

繁體

在繁體字中,“軍将”依然保持了相同的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将領在文獻中的記載常使用“將”字,與現代的“将”字寫法有所不同。

例句

軍将的指揮能力決定了整個戰役的勝負。

組詞

軍隊、将領、将士等。

近義詞

軍官、高級官員、指揮官。

反義詞

士兵、普通兵員、部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