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冒遁的意思、冒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冒遁的解釋

潛逃。《後漢書·度尚傳》:“ 磐 身嬰甲胄,涉危履險,讨擊兇患,斬殄渠帥,餘盡鳥竄冒遁,還奔 荊州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冒遁”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1.基本含義

“冒遁”指潛逃,即暗中逃跑或躲避追捕。該詞常用于描述因逃避責任、危險而隱匿行蹤的行為。

2.出處與用例

該詞最早見于《後漢書·度尚傳》:“磐身嬰甲胄,涉危履險,讨擊兇患,斬殄渠帥,餘盡鳥竄冒遁,還奔荊州。” 此處“冒遁”形容殘敵如鳥獸般倉皇逃竄至荊州的情景。

3.用法與延伸

4.權威來源

查字典(高權威性)等工具書均收錄該詞,釋義一緻指向“潛逃”。

網絡擴展解釋二

冒遁

冒遁(mào dùn)是一個中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冖”和“貞”。它的總筆畫數為9畫。根據字形結構,它的拆分部首是“冖”和“貞”。

來源

冒遁源自古代的文字,最初用來表達人們想借機逃避或回避某個事物的行為。在現代漢語中,它引申為逃避、回避、避免的意思。

繁體

繁體字是指冒遁在繁體字體系下的寫法,它的寫法為“冒遯”。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冒遁的寫法并不完全一緻。在古籍中,有時可以見到“冒逃”、“冒淪”等寫法,但這些寫法的意思與冒遁相似,都是指逃避或回避的行為。

例句

1. 他對每個問題都冒遁,從不主動回答。

2. 在面對困難時,我們不能選擇冒遁,而是應該勇敢面對。

組詞

冒險、冒死、避難、回避、逃遁、逃避

近義詞

逃避、回避、避開、躲避

反義詞

面對、迎難而上、勇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