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其的意思、彼其的詳細解釋
彼其的解釋
亦作“ 彼己 ”。亦作“ 彼記 ”。1.《詩·曹風·候人》:“彼其之子,不稱其服。” 鄭玄 箋:“不稱者言其德薄而服尊。”《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引作“彼己”。《禮記·表記》引作“彼記”。後以“彼其”、“彼己”譏功德不稱其位者。《後漢書·明帝紀》:“《易》陳負乘,《詩》刺彼己,永念慙疚,無忘厥心。”《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今臣無德可述,無功可紀,若此終年無益國朝,将挂風人‘彼其’之譏。” 唐 劉禹錫 《蘇州加章服謝宰相狀》:“有黷陟明之典,誠招彼己之譏。” 宋 王禹偁 《謝衣襖表》:“飾之瑞獸,空傾率舞之心;徵乃維鵜,難免彼己之刺。”
(2).代詞。那,那個;他。《詩·王風·揚之水》:“彼其之子,不與我戍 申 。” 鄭玄 箋:“其或作記,或作己,讀音相似。” 宋 王安石 《傷仲永》:“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衆人。” 清 吳敏樹 《與楊性農書》:“則未知彼其亦曰:此吾友也,是其來也,将進我以善也。”
詞語分解
- 彼的解釋 彼 ǐ 那,那個:彼岸。此起彼伏。 他,對方:知己知彼。彼此。 己此 筆畫數:; 部首:彳; 筆順編號:
- 其的解釋 其 í 第三人物代詞,相當于“他(她)”、“他們(她們)”、“它(它們)”;“他(她)的”、“他們(她們)的”、“它(們)的”:各得其所。莫名其妙。三緘其口。獨行其是。自食其果。 指示代詞,相當于“那
網絡擴展解釋
“彼其”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含義及用法:
一、基本釋義
-
作為代詞
- 指代“那、那個”或“他”,常用于強調特定對象。例如《詩·王風·揚之水》:“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申。”
- 在王安石的《傷仲永》中,“彼其受之天也”的“彼其”指代仲永,意為“他”。
-
典故用法
- 源自《詩經·曹風·候人》:“彼其之子,不稱其服。”後演變為諷刺“德不配位”的現象,即功德與地位不相稱的人。
二、具體分析
-
詞形演變
- 亦寫作“彼己”“彼記”,因讀音相近而産生通假現象(如鄭玄注《詩經》時提及)。
-
語境差異
- 在《莊子·逍遙遊》“彼其于世”中,“彼”指代“他”,“其”為語氣助詞,無實義。
- 若單獨使用(如《左傳》《禮記》引文),則多為貶義,強調對他人的批評。
三、總結
- 本義:代詞,用于指代特定對象。
- 引申義:通過《詩經》典故衍生出對“德薄位尊”的譏諷含義。
- 現代使用:主要見于古文研究或經典引用,日常語言中已罕見。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禮記》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嗨!關于《彼其》這個詞,我很高興為你提供相關信息。
《彼其》的意思:
《彼其》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通常表示“彼此”或“對方”的意思。它用于表示兩個或多個人或物之間的關系或相互之間的态度。
拆分部首和筆畫:
《彼其》這個字由兩個部分構成,左邊的部分是“彼”,右邊的部分是“其”。其中,“彼”的部首是彳(chì),它表示行走的意思;“其”的部首是八(bā),表示垂直。整個字的總筆畫數是8畫。
來源和繁體字:
《彼其》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為“彼其”,并沒有繁體字的變體。它的形狀和現代簡體字基本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彼其》的寫法并無太大變化。它的字形和現代簡體字相同,沒有太多發生改變的地方。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彼其》的例句:
1. 他們彼此之間有着深厚的友誼。
2. 我們應該尊重彼此的意見。
3. 在合作中,彼此的信任至關重要。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彼其》是一個獨立的詞語,沒有與之直接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可以是“互相”或“相互”,它們都表示雙方之間的關系。而《彼其》的反義詞可以是“單方面”或“單向”,它們表示隻有一個方向或隻有一個人或物參與。
希望這些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如需進一步了解,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