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短歌。古代辭賦篇末總括全篇要旨的部分。《荀子·賦》:“與愚以疑,願聞反辭。其小歌曰:‘念彼遠方,讒人服矣。’” 楊倞 注:“此下一章,即其反辭,故謂之小歌,總論前意也。” 明 楊慎 《楚竹吟》:“《大招》自抽怨,小歌徒悲吟。”
(2).猶民歌。 明 張岱 《陶庵夢憶·不系園》:“ 章 侯 唱村落小歌,餘取琴和之,牙牙如語。”
“小歌”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辭賦的總結部分
指古代辭賦篇末用于概括全篇主旨的短歌。例如《荀子·賦》中提到的“小歌”,以簡練語言收束全文,如“念彼遠方,讒人服矣”。
民歌或短小歌曲
在文學作品中常代指民間歌謠或短小精悍的歌曲。明代張岱《陶庵夢憶》記載“章侯唱村落小歌”,即描述民間傳唱的通俗歌曲。
形容簡短有趣的内容
現代語境中,“小歌”可指形式短小、内容輕快的歌曲或文字,如造句示例“旅個小遊,聽個小歌”。
網絡釋義補充
部分資料提到“小歌”在西方音樂中可能指18-19世紀歌劇中的短小獨唱曲(如意大利文術語),但此解釋需結合具體文化背景考據。
若需進一步考證具體文獻或音樂術語,可參考《荀子》、楊慎《楚竹吟》等原始資料。
小歌一詞指的是一首簡短的歌曲,通常内容歡快、節奏明快、歌詞簡練。
小歌的拆分部首是小和歌,它們的部首分别是⺌和欠。小歌的總筆畫數為10。
小歌一詞最初源于古代民間,多用于描述流行于民間的歌曲。隨着時間的推移,小歌逐漸成為指任何簡短的歌曲的通用稱呼。
小歌的繁體字為「小歌」,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小歌的漢字寫作“小歌”, 寫法與現代字體相同。
1. 她用婉轉的小歌輕輕哼唱,給整個房間增添了一絲溫暖的氛圍。
2. 他演唱的小歌風格獨特,倍受年輕人喜愛。
3. 他寫了一首小歌,以表達自己對家鄉的深深思念。
1.小歌手
2.小歌兒
3.小歌本
1.短歌
2.輕歌
3.快歌
1.長曲
2.慢歌
3.哀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