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貞的意思、王世貞的詳細解釋
王世貞的解釋
王世貞(1526-1590) : 明代文學家。字元美,號鳳洲,别署fe21州山人,太倉(今屬江蘇)人。嘉靖年間進士。官至南京刑部尚書。“後七子”之一。所作詩文論《藝苑卮言》,主張複古,文必秦漢,詩必盛唐。詩以揭露嚴嵩父子罪惡的《袁江流钤山岡當廬江小吏行》等為有名。著有傳奇《鳴鳳記》。有《fe21州山人四部稿》。
詞語分解
- 王的解釋 王 á 古代一國君主的稱號,現代有些國家仍用這種稱號:王國。王法。公子王孫。王朝(俹 )。 中國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王公。王侯。 一族或一類中的首領:山大王。蜂王。王牌(橋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
網絡擴展解釋
王世貞(1526-1590)是明代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字元美,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江蘇太倉人。他是明代文學複古運動“後七子”的核心人物,并在李攀龍去世後主導文壇近二十年。以下是對其生平與成就的詳細解釋:
1.身份與仕途
- 王世貞出身官宦家庭,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19歲中進士,官至南京刑部尚書,晚年贈太子少保。
- 他為人剛正,曾因秉公執法得罪權臣嚴嵩,其父王忬更因嚴嵩迫害緻死,後得平反。
2.文學地位與主張
- 作為“後七子”領袖,他主張“文必西漢,詩必盛唐”,強調複古文風,晚年創作風格趨于多元。
- 其文學理論著作《藝苑卮言》系統闡述複古思想,影響深遠。
3.主要著作
- 文學方面: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州山人續稿》等詩文集,涵蓋詩文、雜論等體裁。
- 史學方面:編纂《弇山堂别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記錄明代政治與人物史事。
4.其他成就與評價
- 他自幼天賦異禀,9歲能作《詠鳳凰》,21歲中進士,被譽為“天才”。
- 藝術鑒賞造詣深厚,著有《王氏書苑》《畫苑》,對書畫理論有重要貢獻。
5.曆史影響
- 王世貞的複古主張對明代中後期文學發展産生雙重影響,既推動古文複興,也因過度拟古引發争議。
- 其史學研究為後世提供了豐富的明代政治與社會史料。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具體作品或曆史事件細節,可參考《明史》或《弇州山人四部稿》等原著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王世貞的意思
《王世貞》是一個用漢字表達出來的詞語,它主要指的是明朝時期著名的學者王世貞。他在政治、哲學、天文學等領域都有傑出的成就,被譽為“明代天下奇才”。這個詞語常常用來表示對王世貞的尊稱和敬佩之情。
拆分部首和筆畫
《王世貞》的拆分部首為“王”和“世”,其中“王”的拆分部首為玉,筆畫數為4;“世”的拆分部首為一,筆畫數為5;而“貞”的拆分部首為貝,筆畫數為6。
來源和繁體
《王世貞》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明朝時期,當時人們對于王世貞的學識和貢獻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并将他的名字用漢字來表達和傳承。而在繁體字中,這個詞仍然是“王世貞”,沒有發生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有多種形式。以《王世貞》為例,古代人可能會将其中的字王寫作“王帝”,世寫作“畢”或“複”等,貞寫作“貞”或“質”等。古時候的漢字書寫較為靈活,因此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和地區,可能會有一些不同的寫法。
例句
以下是幾個使用《王世貞》的例句:
- 他的學問很高深,堪比《王世貞》。
- 他一直以來都是我的《王世貞》。
- 那個時代,王世貞的名字在文化圈中閃耀。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王世貞》是一個姓氏,并不常用于組詞。其近義詞可能是“王先生”、“王老師”等對王世貞的尊稱。而反義詞則是對不尊敬或不認同王世貞的态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