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鱗甲的意思、腹有鱗甲的詳細解釋
腹有鱗甲的解釋
《三國志·蜀志·陳震傳》:“ 諸葛亮 與長史 蔣琬 、侍中 董允 書曰: 孝起 前臨至 吳 ,為吾説 正方 腹中有鱗甲,鄉黨以為不可近。”後因以“腹有鱗甲”比喻心懷險惡。
詞語分解
- 腹的解釋 腹 ù 一般指人和脊椎動物軀幹的一部分,介于胸和骨盆之間,包括“腹壁”、“腹腔”及内髒(通常稱“肚子”):腹部。腹膜。腹水。腹瀉。腹疾。心腹(喻極親近的人)。腹稿。腹诽(指口裡不說而心裡不以為然。亦作
- 鱗甲的解釋 動物用以蔽護軀體的甲殼。泛指一切有鱗和甲的水生動物詳細解釋.鱗介類的鱗片和甲殼。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沔水二》:“ 沔水 中有物,如三四歲小兒,鱗甲如鯪鯉,射之不可入。” 明 王鏊 《震澤長
網絡擴展解釋
“腹有鱗甲”是一個漢語成語,用于形容人内心險惡、難以接近,具體解釋如下:
1.釋義
成語的字面意思是“肚子裡長着鱗甲”,比喻人心懷狡詐、居心叵測,常用以描述表面平和但内心陰險的人。其核心含義與“居心叵測”相近()。
2.出處
源自《三國志·蜀書·陳震傳》。陳震(字孝起)曾向諸葛亮提及李嚴(字正方)時,形容他“腹中有鱗甲,鄉黨以為不可近”,暗指李嚴為人險詐,不可信任()。
3.用法
- 語法結構:主謂式成語,在句中通常作謂語、定語。
- 適用場景:多用于書面或正式語境,帶有貶義,強調對他人的防備或警示()。
4.近義詞
包括“居心叵測”“心懷鬼胎”等,均指向不可信任的特質()。
示例造句:
此人看似溫和,實則腹有鱗甲,交往時務必謹慎。
需要更多例句或擴展用法,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搜狗百科)。
網絡擴展解釋二
《腹有鱗甲》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心裡有了一片鐵殼,沒有感情或幾乎沒有弱點,形容一個人堅強、不易受傷害。它的拆分部首是“丿”、“魚”和“甲”,共有18個筆畫。《腹有鱗甲》這個成語的來源,最早出自古代中國的文學作品《莊子》,在其中被用來形容一種虛無飄渺、無法被侵犯的境界。
這個成語的繁體寫法與簡體相同,沒有差别。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在有一些區别,但《腹有鱗甲》這個成語的寫法基本保持一緻。
例句:
他經曆了許多挫折和困難,但他的腹有鱗甲,從不輕易放棄。
與《腹有鱗甲》意思相近的成語有:剛毅不拔、膽大心細。
與《腹有鱗甲》意思相反的成語有:柔情脈脈、心軟腸子。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